原种种子生产技术-三圃制-小麦课件讲解.pptx

原种种子生产技术-三圃制-小麦课件讲解.ppt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种子生产基础《原种种子生产技术-三圃制-小麦》主讲:贾丽慧时间:2017.4

目录CONTENTS一株行圃(穗行圃)二三株系圃(穗系圃)原种圃

小麦良种繁育技术三圃制三圃制小麦原种生产环节:株行圃(穗行圃)—株系圃(穗系圃)—原种圃

株行圃(穗行圃)

小麦良种繁育技术一、株行圃(穗行圃)1.选穗、脱粒、考种在原种田选单穗,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特性、主茎均匀一致和大分蘖穗,每100穗扎一把。一般每667m2穗行需预选1200穗,脱粒淘汰后留1000穗。穗按系挂藏,挂牌标记。脱粒每穗保留相同籽粒数。考种主要考察穗和籽粒的特征,淘汰特征不明显的穗。

小麦良种繁育技术穗行圃1.种植:保留的每一穗种成一行。行距0.25cm,行长60cm左右,走道50cm。2.去杂:在去杂时间进行去杂,有杂株的割去整个穗行。3.收获时做好标记:以80%穗行能达到的重量为标准,少的淘汰,多的去除多余的量。选出的穗行种子重量调成一致,为穗系圃做准备。

株系圃(穗系圃)

小麦良种繁育技术二、株系圃(穗系圃)穗行中选中的穗行种子,种在穗系圃中。1.选择根据穗行种子重量,取80%的行能达到的重量为标准,进行统一称重,确定统一重量的穗行种子,超过重量的行要舍掉超重部分,不足重量的行要淘汰,同一品种不同穗系间基本苗基本一致。

小麦良种繁育技术二、株系圃(穗系圃)2.播种适期早播。行距0.25cm,6行区为一个系,根据种子量确定行长。区间走道50cm,区两头走道100cm。

小麦良种繁育技术3.去杂(1)越冬期:出苗后1个半月,幼苗可分为直立、匍匐和半匍匐,区别杂系。将杂系插杆标记.并进行编号。(2)返青期:根据越冬长势及冻害发生情况,区别杂系。将杂系插杆标记.并进行编号。

小麦良种繁育技术3.去杂(3)抽穗期:根据株高(超过一个穗长)、成熟茎秆色(无色、紫色)、叶色(深、中、浅)、株型(扩张型(收敛指数4)、松散型(4-5.4)、紧凑型(5.4-6.3)、极紧凑型(6.3))、生育期(提前抽穗),区分杂系,将杂系进行插杆标记,并进行编号。注:收敛指数=株高/冠层宽

小麦良种繁育技术(4)灌浆期:根据株高、生育期、穗形(纺锤形、长方形(圆柱形)、圆锥形、棍棒形、椭圆形、分枝形)、穗长、小穗密度、穗色(分白、红两种)芒(无芒、顶芒(芒长15mm)、短芒(15-40mm)、长芒(40mm),区分杂系,标明杂系位置与类型,然后清除。

小麦良种繁育技术护颖形状(长圆形、椭圆形、卵形、长方形、圆形)、稃毛有无、颖肩形状(无肩、斜肩、方肩、丘肩)颖嘴形状(钝形、锐形、鸟喙形)

小麦良种繁育技术(5)成熟期:根据粒形(长圆形、卵圆形、椭圆形、圆形)、粒长(长(8-10mm)、中(6-8mm)、短(4-6mm))、粒色(白(白到淡黄)、红(淡褐色、红褐色和玫瑰色))、粒质(硬(玻璃质70%)、中(玻璃质在30-70%)、软(玻璃质30%))、千粒重、生育期等,区别杂系,插杆标记,挂牌编号。

小麦良种繁育技术每次去杂都应在记载本上标明杂系位置与类型,然后清除。麦收割前检查各期杂系的清除工作,腊熟前3d将杂系全部清除,逐系核对标记和记载本,确保杂系完全清除。

小麦良种繁育技术4)收获:验收合格,同一品种的不同穗系专机收获。

原种圃

小麦良种繁育技术三、原种圃将不同穗系收获的种子混合稀播种植,即原种圃。播种均匀,及时去杂,单收单储。

谢谢观看Thankyouforwatching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