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课件)-高二政治(统编版必修4).pptx

8.3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课件)-高二政治(统编版必修4).pptx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框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教材结构】;【第三单元知识体系】;【教材结构】;;;;一、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一、面向世界博采众长;1、热衷于过洋节,对传统节日不屑一顾。;①有必要“过”吗?;②完全按西方方式“过”吗?;③怎样“过”?;一、面向世界博采众长;?;(1)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这是文化纵向积累的过程,主要侧重于民族文化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即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这是文化横向积累的过程,主要侧重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二、立足国情交流互鉴;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1、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百事不如人,属于文化复古主义。

×。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百事不如人,属于全盘西化论。

2、对待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应以吸收为主、为我所用。

×。对待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3、只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就能推动文化发展。

×。文化发展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但是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是多样的,保持开放的心态只是其中之一。

4、只要我们敢于吸收外来文化的积极成果,外来文化就能发挥重要作用。

×。我们要敢于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积极成果,但是外来文化必须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重要作用。

5、吸收外来文化要坚守传统文化立场

×。吸收外来文化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反对错误观点;(1)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文化多样性)

(2)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维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反对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文化交流的原则)

(3)推动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自立。(文化交流和文化交融)

(4)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对待外来文化必须必须胸怀天下,保持开放的心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

(5)立足国情,交流互鉴。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对待外来文化的要求)

(6)文化发展必须坚持正确方向,反对文化复古主义、全盘西化论的错误倾向。;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随堂练习】;1、【答案】D

【详解】旗袍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是服装设计师在参考满族女性传统旗服和西洋文化基础上设计的一种新式时装。旗袍的设计思路说明,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做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D符合题意;A中“摒弃传统”说法错误;文化交流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B排除;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故本题选D。;2、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隋唐,外来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这一史实表明()

A.中华文化具有求同存异、和而相同的特点

B.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

C.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D.文化交流对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都起积极作用

;2、【答案】C【详解】“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以儒家为主导”说明C正确;“和而相同”“文化差异性的消失”的说法错误,不能说文化交流对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都起积极作用,A、B、D不选。

故本题选C。;3、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都以中国汉字“冬”字为设计创意核心,通过汉字和书法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完美结合,体现出以运动员为中心和冬季运动拼搏疾驰的形象。这一设计理念()

①说明了汉字是可以承载多种文化因素的

②反映了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④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实现了外来文化的本土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答案】B【详解】①④:会徽“冬梦”和会徽“飞跃”通过汉字和书法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完美结合,这一设计理念说明了汉字是可以承载多种文化因素的,吸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学习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k12学习资料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6月0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