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中国文化的世界意义 课件--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pptx

第2课 中国文化的世界意义 课件--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pptx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课

融合与辐射

——中国文化的世界意义;

第二次是中国文化与佛教文与佛教文化的融合——深刻影响宋明理学

随着佛教文化的渗入,特别是唐代玄奘大师从印度带回佛教经典,

开辟了传统秦汉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的融合时代。由此形成了多

姿多彩的中国佛教、精密深邃的佛教哲学,并对宋代理学和明代;

(一)佛教的中国化

【自主学习】根据教材P8,总结佛教中国化的过程;

图1-41佛教传入中国;

材料1:魏晋南北朝时期,人民受尽统治阶级的压迫剥削,长期的战乱又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这种情况造成了宗教流行的土壤。各族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和获得精神安慰,也有意识地提倡。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2:佛教认为现实的一切都是“苦”的,即“苦海无边”。提出超脱苦难的办法是忍耐、修行,以便达到“涅槃”境界。佛教这一套说明苦难和解决苦难的学说完全掩盖了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本质,起到了麻醉人民的鸦片作用。

特别是北方少数民族的统治者把佛教视为控制民心,稳定社会,拉拢汉族地主阶级的法宝。;

材料1:萧梁时沙门僧强起义:“众至三万,攻陷北徐州”——《梁书陈庆之传》

材料2:“远近闻知,疑谓求兵于僧众之间

未足加兵;寺地给民,岂能富国?”

——[北周]《谏周高祖沙汰僧表》

材料3:“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臣君之义,父子之情”

——[唐]韩愈《谏迎佛骨表》;

宗派;

材料:在思维逻辑结构上和资料上,无论是程朱,或是陆王,虽各取舍不同,又都是采纳了佛学和道学这两种唯心主义哲学“高明”的地方。

宋明理学不仅在本体方面走上了一条儒、释、道三

种思想体系互相汲取和融合的道路,而且在认识论、人性论、

性理修养和范畴使用等方面,也都汲取了佛学和道学不少东西。

如朱熹的“一旦豁贯通”(《四书集注·大学章句·补格物

传》),和陆九渊“一是即皆是,一明即皆明”(《象山全集》

卷三十五)的认识法,是借用了禅宗“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

即般若生”(《坛经》)这种“顿悟”成佛和道家的“玄??”思想。

——贾顺先《儒释道的融合和宋明理学的产生;

安身立命:《景德传灯录》卷十:“僧

问:学人不据地时何如?师云:汝向什么处安身立命?”。

打成一片:《五灯会元》卷二十:“耳听不闻,眼觑不见,苦乐逆顺,打成一片。”本意为放下执着与分别,平等看待。

世界:佛教《楞严经》云:“何名为众生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

痴心妄想、皆大欢喜、智慧、刹那……;

龙门石窟我国现存唯一的唐代殿堂式木结构建筑:五台山佛光寺;

(一)佛教的中国化

2.影响:

(2)消极:佛教宣扬因果轮回、消极避世等,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利玛窦在《坤舆万国全图》中解释地球:地与海本是圆形,

而同为一球,居天球之中,如鸡子黄在青内。有谓地为方者,乃语其定面不移之性,非语其形体也。在利玛窦这里,传播的地球不再是传统认知的方形。;

徐光启,字子先,上海人。万历二十五年举乡试第一,又七年成进士。由庶吉士历赞善。从西洋人利玛窦学天文、历算、火器,尽其术。

遂遍习兵机、屯田、盐策、

水利诸书。

——《明史·徐光启传》;

(二)西学东渐——中西文化的融合1.明末清初西学东渐:;

(二)西学东渐——中西文化的融合

1.明末清初西学东渐:

顺治帝十分钦佩汤若望的学识,他说:

尔汤若望来自西洋,精于象纬,闳通历法。徐光

启特荐于朝,一时专家治历如魏文魁等,实不及

尔。但以远人,多忌成功,终不见用。朕承天眷

定鼎之初,尔为朕修《大清时宪历》,迄于有成。又能洁身持行,尽心乃事……俾知天生贤人,佐

佑定历,补数千年之阙略,非偶然也。——《清

史稿·汤若望传》

17世纪,清政府任命来自欧洲的汤若望、南怀仁等人主持钦天监工作,并招揽数学、医学、天文等方面的人才来到中国。;

思考1:晚清以来的西学东渐主题是什么?为什么?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①主题: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

②背景:19世纪中叶国门被迫打开,西学进一步传入,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传

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③过程:

学习器物学习制度学习思想 ;

地主阶级洋务派:

创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天文算学馆)、派遣留学生、

翻译西方书籍(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

7

己,、1己

上A)去

文档评论(0)

教师备课驿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