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必修三《五人墓碑记》教案设计.pdfVIP

高二语文必修三《五人墓碑记》教案设计.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要学习,抓紧啦!

高二语文必修三《五人墓碑记》教案设计

张溥的《五人墓碑记》,文中记述了颜佩韦等五人的“蹈死

不顾”,会帮助我们“明死生之大”,加深对“义”的

认识与理解。下面一起来学习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五

人墓碑记》教案的相关知识点!

 高二语文必修三《五人墓碑记》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以及对比论述的方

法。

 2.通过评点了解跌宕生姿而又组织严密的特点。

 3.认识五位义士“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斗争精神,理解

作者关于生死价值的阐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鸿门宴”上,项羽因为害怕担当“不义”之名,终于让刘

邦得以脱逃,纵虎归山,铸成大错。其实项羽真正注重的

不过是一个“名”,他企图“名正言顺”的爬上帝王的宝座。其

人虽不可一概抹杀,其“义”却不足为训。

 在我国历史上,另有一大批志士仁人,他们舍生取义,

前仆后继,或藐视权贵,或为国为民,不务虚名,不图私

利,他们跟项羽有着很大不同!现在我们来学习张溥的《五

人墓碑记》,文中记述了颜佩韦等五人的“蹈死不顾”,会帮

助我们“明死生之大”,加深对“义”的认识与理解。

 (二)检查引导

 1.指名朗读课文,口头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要学习,抓紧啦!

 2.简要提供课文有关人物的材料(也可在学生预习时提

供)。

 (1)五义士

 颜佩韦(商人,为人慷慨,喜打抱不平)、杨念如(阊门外

鬻衣)、沉扬(牙侩)、马杰(练武玩棒)、周文元(周顺昌的轿

夫)。颜佩韦等人过去互不相识,而且除周文元外,其它四

人同周顺昌也毫无交往,在周顺昌被捕时,他们完全是出

于义愤才自发参加斗争的。五人被捕后,对自己的作为,

理直气壮,毫不隐讳。天启六年七月中,苏州城里布满警

卫,戒备森严,就在阊门外吊桥上,五义士大骂魏忠贤和

毛一鹭,从容就义。临刑时,几万市民含泪同五人诀别。

 (2)周顺昌

 (1584~1626),字景文,号蓼(l))洲,苏州吴县人。万历进

士,任福州推官,后升吏部文选员外郎。为人正直、清

廉,疾恶如仇,对民间疾苦多所关注,后辞官还乡。原应

天巡抚周起元被罢官时,周顺昌指斥魏阉并为之送行。天

启五年,被迫害的“六君子”之一魏大中被捕路过苏州,周顺

昌与他“周旋累日”,还把女儿许配魏大中的孙子。魏忠贤获

悉此事后指使东厂特务罗织罪名,借机陷害。天启六年三

月,周顺昌被逮到北京,在狱中受尽酷刑,同年六月十七

日被拷死狱中,年四十三岁。到崇祯元年才得以昭雪,赠

太常卿,谥忠介。(详见人教社《中语参》高中第二册)

 (3)张溥与复社

 张溥(1602~1641),字天如,号西铭,明末太仓(现江苏

省太仓县人)。崇祯四年进士,“复社”的创始人和领袖。复

社成立于熹宗天启末年,是和阉党斗争的东林党的继续,

要学习,抓紧啦!

他们自认为东林党的继起者。复社是文社,但有广泛的群

众基础,能与政治斗争相结合,在历史上是很少有的现

象。

 3.补充介绍作者

 张溥自幼勤学,所读之书必手抄六七遍,故名其书斋曰

“七录斋”(其专集之名即来源于此)。18岁那年,魏忠贤阉党

开始专政,政治更加黑暗,东林党人受到残酷镇压。作于

魏忠贤“投缳道路”(1627年冬)之后,当是崇祯元年(1628

年),其时他26岁。

 4.学生口述苏州市民经过。(略)。

 (三)诵读第1段

 步骤:

 齐读一遍后,学生提出难词难句,解答后再齐读一遍,

然后进行评点。评点方式有三:①学生用铅笔在课本上评

点,教师巡视中发现好的评点,向全班推荐;②教师提问,

学生答问,再加以概括,使之成为评语;③教师作补充。评

点后练习背诵并作检查。(以下各段同此)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为第3段叙事张本),激于

义而死焉者也(为第4~6段议论张本;“义”,全篇纲领)。至

于今,郡之贤士大夫(首提“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

文档评论(0)

158****71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