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__激励理论.ppt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激励理论及其应用;在人类的所有行为中,大都藉由适当的激励策略,来促使个人发挥潜能,并达到组织目标。

拿破仑曾说:“只要有足够的勋章,我就可以征服全世界。”

艾默森(RalphW.Emerson)也曾说过:“没有热忱,就无法完成伟大的事业。”

;一、激励概述;㈠激励的涵义;㈡激励的理论结构;㈢激励的基本要素;因短缺引发的某种渴望

需要是人类活动(心理和行为)的原动力

需要是激励的历史起点、逻辑起点

需要既有类别又分层次;动机就是指向目标的心理活动

动机的特征

动机是一种目标性很强的心理活动,它不是

行动,而是行动的前夜(奏);它不是本能

心理,而是目的心理。

动机的作用

唤起行为;选择目标;维持指向;强化技能;

调整方向。;环境营造竞争的气候环境。;刺激;行为;12;美国心理学家。1890年9月9日生于普鲁西省的??基尔诺(现波兰境内)。191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27年任柏林大学教授。1933年移居美国,先后在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任教。1935~1944年任艾奥瓦大学教授。1944年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群体动力学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有:《关于人格的动力理论》(1935)、《拓扑心理学原理》(1936)、《社会科学中的场论》(1951)等。

美国心理学会的两任主席、心理学史家E.博林和G.墨菲曾高度评价了莱温,说他“可能是时代精神的代言人”,“在社会心理学者中,他的工作一直保持着突出的地位”。;物质环境;㈣激励的功能;二、激励理论;马斯洛基本论点

;18;《布登勃洛克一家》是德国作家托马斯.曼(1875-1955)早期写的一部长篇小说。它通过一个资产阶级家庭在经济、社会地位和道德等方面的衰落和瓦解,深刻地揭示了德国市民社会灭亡的必然趋势。作品本身具有较高的艺术性,描写手法深微细致、丰富多姿,好像现实生活复现在我们眼前,却又比现实生活来得集中、来得完美。1929年,作者本人以这部篇幅极至浩瀚的小说获得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布登勃洛克一家》描写的是吕贝克望族布登勃洛克家族四代人从1835年到1877年间的兴衰史。通过布登勃洛克家族在垄断资产阶级家族的排挤、打击下逐渐衰落的历史描写,详细的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旧的刻意盘剥和新的掠夺兼并方式的激烈竞争和历史成败,成为德国19世纪后半期社会发展的艺术缩影。但因作者受叔本华、尼采哲学思想的影响,小说对帝国主义势力持无能为力的消极态度,对自由资产阶级抱无可奈何的哀惋情绪。

【作者简介】

托马斯.曼是德国20世纪主要作家,《布登勃洛克一家》是其成名作,192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尚有《魔山》等。;经济进步的“布登勃洛克动力”;布登勃洛克动力

德国作家托马斯·曼《布登勃洛克家族——一个家族的衰落》

老子一生节俭追求财富成为一方富户

儿子家庭富裕追求地位成为议员

孙子有钱有势追求精神成为音乐家

结论:需要及其发展是一

切行为的动力源泉;思考:如何针对需要层次理论,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残缺;对管理实践的启示;2.奥尔德弗的ERG理论;ERG理论的基本观点

;ERG理论与我们关于个人差异的观点更为一致.诸如教育、家庭背景和为文化环境这样的变量可以改变个体拥有的一些需要的重要性或驱动力量。同时表明,文化差异对人的需要种类的排列顺序有一定的影响。

ERG理论代表了关于需要层次的一种更为有效的观点。;3.激励---保健理论;3.激励---保健理论;504030201001020304050;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高度的工作不满意感;外在因素的激励;强调工作本身的价值和激励作用,尽量做到:

兴趣——工作匹配;

工作丰富化,提高工作本身的挑战性和意义;

正确发放工资、奖金,防止其变为保健因素。;4.成就需要理论;高成就者喜欢的工作能提供;成就需要理论的应用;(二)过程型激励理论;激励;期望理论告诉我们:有期望则激发动机,三个重要的概念:

努力能达成绩效的期望

绩效能带来报酬的期望

个人对报酬的偏好与价值

努力与工作成绩的关系培养能力

工作成绩与奖酬的关系科学奖酬、制度诚信

奖酬与满足的关系合理的效价水平;2.目标理论

美国马里兰大学洛克教授提出。

设置合适的目标是激发动机的重要过程。

目标

文档评论(0)

hyls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