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时 燃烧与灭火.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1

第5课时┃燃烧与灭火第5课时燃烧与灭火2

(1)概念:燃烧通常是指________________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________反应。(2)燃烧需要的条件:①可燃物;②与____________接触;③温度达到__________。第5课时┃考点聚焦考点聚焦考点1燃烧及其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氧化氧气(或空气)着火点3

第5课时┃考点聚焦氧气的浓度接触面积放热着火点发光发光自燃4

第5课时┃考点聚焦考点2灭火的方法及原理根据燃烧的条件可以得出灭火的原理:(1)燃烧物与其他物品隔离或清除可燃物,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2)隔绝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使温度降到________以下,如____________。灭火的原理实际上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三个条件破坏其中之一就可灭火。森林中开辟隔离带氧气(或空气)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着火点用水灭火5

第5课时┃考点聚焦[注意]物质的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属性,与物质本身的性质和颗粒的大小有关,一般不随外界的条件而改变。6

第5课时┃考点聚焦考点3安全常识及自我防护有限的空间里缓慢氧化7

第5课时┃考点聚焦(3)认识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如:图5-1(4)身处火灾现场的自我救护:如________________逃离现场、匍匐前行、__________等。当心爆炸严禁烟火禁带火种禁止燃放鞭炮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打119[注意]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与空气的混合物并不是在任何比例下都会发生爆炸,只有当它们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且遇到明火时才会发生爆炸,因此注意通风、严禁烟火等均可有效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8

第5课时┃归类示例?类型一探究燃烧的条件归类示例命题角度:通过设计对比实验证明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同时具备。例1[2010·广州]某同学根据日常经验推测,可燃物燃烧可能与氧气和温度有关,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进行验证。9

第5课时┃归类示例(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___和实验___证明了可燃物燃烧必须要接触氧气。(3)实验___和实验___证明了可燃物燃烧必须要达到一定温度。④②④③10

第5课时┃归类示例[解析]②和④两个实验的变量是通入氧气;③和④两个实验的变量是水的温度不同;要求井下通风状况良好可以使井下温度不会过高,控制天然气浓度在1%以下、禁止携带烟草及点火工具下井都是隔离可燃物。(4)瓦斯(主要成分为甲烷)爆炸是煤矿安全事故的一种。为了生产安全,要求井下通风状况良好,控制天然气浓度在1%以下;禁止携带烟草及点火工具下井,挖掘时防止和减少摩擦火花的产生。上述措施可以防爆是因为破坏了燃烧的某些条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移除了可燃物、控制温度在着火点以下11

第5课时┃归类示例变式题[2011·广安]为探究物质燃烧条件,某同学做了如图5-2所示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发现水中白磷和铜片上红磷都没燃烧,铜片上白磷着火燃烧。对此实验的认识错误的是()图5-2A.物质燃烧必须要与氧气接触B.物质燃烧温度必须要达到着火点C.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既供热又使白磷Ⅱ与氧气隔绝D.铜片上的红磷没燃烧,因为红磷不是可燃物D12

第5课时┃归类示例[方法点拨]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在进行探究时,主要是采用对比实验,解题时要注意围绕燃烧的条件分析哪一个条件没有满足;需要探究某一个条件时,设计实验满足其他两个条件,控制这一个即可。[解析]物质燃烧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必须是可燃物,同时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红磷没有燃烧是因为没有达到它的着火点。13

第5课时┃归类示例?类型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命题角度:灭火方法的具体应用或通过灭火方法分析灭火的原理。例2[2012·淮安] 阻燃剂氢氧化铝受热分解时吸收热量,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铝和水蒸气,起到防火作用。下列关于该阻燃剂防火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反应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生成氧化铝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C.生成大量水蒸气,降低可燃物周围氧气浓度D.反应能够降低温度,可燃物不易达到着火点A14

第5课时┃归类示例[解析]氢氧化铝分解吸收热量,降低温度,使温度降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不是降低物质的着火点。变式题[2012·泉州]森林火灾时,灭火队员砍伐树木开辟“防火隔离带”,其主要目的是()A.隔离空气B.隔离可燃物C.降低可燃物的温度D.促进烟

文档评论(0)

hyls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