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第八章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教育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古代教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文化赖以延续和发展的基础,是中国文化不断创新的动力。没有中国古代教育,中国古代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难以创造、继承和延续的。学习中国古代教育,不但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窗口,也可为现代教育提供借鉴。

内容提要中国古代文化是靠教育传递下来的中国古代教育中国古代的教学思想

一、中国古代文化是靠教育传递下来的中国古代教育的辉煌历史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特色中国古代教育5/14/2024

(一)中国古代教育的辉煌历史1.教育的最早记载在神话可以肯定的是,在没有文字记载之前,口耳相传的教育就已经存在了。

神农氏勇尝百草伏羲氏结网渔猎

燧人氏钻木取火

2.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3.儒学独尊与读书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独尊儒术”是西汉董仲舒向提出的文教政策之一,是对百家争鸣的一个官方收束,目的是统一思想;同时配合官学和选士提拔,为读书做官铺设道路。

汉灵帝两次来太学授课。汉请大儒钟繇讲学

3.儒学独尊与读书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正统:诗、书、礼、易、春秋一体石经:易、书、诗、论语选拔贤良:推选+测试察举孝廉:郡国20万选一人京师出现“大都授”两汉教育5/14/2024

东汉灵帝熹平四年,由蔡邕等人以隶书书写《诗》《书》《礼》《易》《春秋》和《论语》《公羊传》,刻于碑石之上,作为官方教材,立于太学,称“熹平石经”。后被毁,现各种残块不断出土、

4.魏晋“九品中正制”造成流弊丛生选士制度除沿用两汉旧制外,实行“九品中正制”,各级政府设“中正”,以品评人才。太学规模很大,平民相继入学。晋时增设国子学,限五品以上贵族子弟入学。南朝宋时设儒学、玄学、史学、文学,以四学制打破儒家一统教育的局面。Subtitle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5/14/2024

5.唐代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完备的学制体系武学算学数学四门学宗学国子学国子监弘文馆崇文馆府州县学专门学校《开成石经》5/14/2024

开成石经唐文宗时以楷书刊刻《周易》、《尚书》、《毛诗》、《论语》等十二本成于开成二年,史称开成石经。

科举制科举是一种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的选拔官员制度。科举制出现于隋朝,完备于唐代,鼎盛于明清,是教育和选拔人才较好结合的模式。科举制分类:主要有贡举、制举、武举、童子举等,因贡举是定期举行的,所以被称作“常科”,其考生数量多,延续时间长,社会影响也最大。

南京贡院号舍

科举制唐代贡举科目主要是进士、明经两科,后北宋王安石改革,废除明经诸科,专以进士一科取士。元明清承之。所谓“取士不问家世”,应试举人既不问家庭出身,也无须他人推荐,只要身体健康,品行端正即可,大大地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扩大了王朝的统治基础。唐时分解试、省试两级,宋太祖创立殿试,成为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元明清改称乡试、会试、殿试。元明清时改为乡试。乡试合格称“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通过省试参加殿试者都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张黄榜公布,称“金榜题名”。贡举科目应举资格分级考试5/14/2024

科举制为防止徇私舞弊,保证公开、公正、公平,,历代规定考试规则:一般有:“锁院以防请托”、“别试以避亲嫌”、“张榜就座,不得移位”、“禁止挟书、传义、代笔”等。隋唐时进士科只考时务策,明经科考四书五经背诵;到宋代以后,越发复杂,包括诗赋等,王安石变法简化,到明清,又越发复杂,以朱熹理学为主,甚至作文形式都有明确规定,即“八股”,逐渐形式化。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进士及第是十分荣耀的事:第一,唱名赐第;第二,设宴庆贺;第三,编登科录;第四刻碑题名;从宋时起,进士及第马上就可做官,明清时,最低的也授予知县,比宋代所授官职要大得多。考场规则考试内容赐第授官5/14/2024

写满内衣的小抄科举考试系统简图

科举制的历史作用1.不问出身,打破垄断,扩大选士基础2.选拔出一批经世致用的杰出人才3.激发人们读书热情,提高百姓素质4.促进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5.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用5/14/2024

科举制的弊病第一考试内容的陈腐。八股文要求必须按照四书五经的官方注疏,“代圣贤立言”,不准许有个人见解。第二考试方法的僵化。后期格式规定极为严格:每篇必须有破题、承题、起讲、中股、后股、束股等部分构成,成了文字游戏。第三录取人数极低,残害人才。清每三年才录取200多人,却以读书做官为诱饵,使数十万人皓首穷经,老死不止。5/14/2024

盛唐五代宋初元明王阳明及阳明学派振兴书院,达1200所朝廷委派山长,民办转官办四大书院:白鹿洞、应天府、岳麓、嵩阳择名胜之地,聚徒讲学,

文档评论(0)

182****90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