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4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

精品解析:2024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徽省黄山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近年来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含山县凌家滩遗址进行了新勘探和发掘,发现了高等级祭祀礼仪遗存及大型红烧土公共建筑基址,出土了成套高规格石钺和大量玉石器、陶器新器形。这表明当时该地()

A.先民以渔猎采集生活方式为主 B.进入到文明起源的加速阶段

C.文明发展深受良渚文化的影响 D.社会已经具备国家初始形态

2.下表为史籍中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历史纪年表述记载的变化。据此推断这一时期()

公元

(前)

干支

770

辛未

平王(姬宜臼)

孝公37

庄公25

文侯11

襄公8

若敖21

戴公30

武公43

平公8

蔡侯40

惠公26

武公1

顷侯21

公元前

干支

476

475

乙丑

丙寅

元王(姬仁)12

厉共工12

襄子1

惠王13

14

孝公22

23

平公5

6

定公36

37

公元前

干支

田齐

284

283

282

281

280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赧王(姬延)31

32

33

34

35

昭王23

24

25

26

27

昭王12

13

14

15

16

楚王12

13

14

15

16

惠文王15

16

17

18

19

昭襄王15

16

17

18

19

昭王28

29

30

31

32

湣王17

襄王1

2

3

4

A.国家统一进程加速 B.华夏认同观念产生

C.分封制度走向崩溃 D.宗法体系趋于瓦解

3.北魏孝文帝极力提倡汉化,认为可以“增长见识”;金世宗却坚决反对汉化“若依国家旧风,四境可以无虞,此长久之计也”。两者在汉化问题上态度迥异,但这两朝都较快退出了中原统治,这说明了()

A.汉文化吸引力逐渐衰落 B.金元统治更崇尚武力

C.辩证施行汉化的重要性 D.中原王朝政治制度优越

4.宋代《方舆胜览》载:“成都古蚕丛之国,其民重蚕事。”而同时代的《茅亭客话》则记载了成都新繁县李氏“家养蚕甚多,将成,值桑大贵,遂不终饲而埋之,鬻其桑叶,大获其利……”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

A.商业经营的灵活性 B.人地矛盾较为突出

C.丝织业已走向衰落 D.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5.明代阁臣的入阁方式,长期以皇帝直接任命为主;万历十九年则将部院大臣与科道官员会同推举若干人选、奏请皇帝点用的廷推定为唯一方式;天启年间,朝臣进一步要求皇帝点用在廷推名单中居于首位者。这反映了()

A.内阁首辅权力变大 B.廷推带有原始民主色彩

C科道影响内阁人选 D.皇帝权力受到一定约束

6.1840年英国丽如银行在中国香港发行外钞,其它少数外国银行跟进但发钞量都较小,未取得中国商人信任。到了1880年代中期,汇丰等银行“所出钞票,在厦门一隅,已约六七十万”。外钞以其“行用方便、实力雄厚,信用卓著等优势”获得国人认可。这可以说明()

A庄票退出金融流通领域 B.西方操控中国海关收入

C.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加剧 D.清政府已放弃金本位制

7.1920年冬,李大钊派张国焘、邓中夏等到北京长辛店筹办劳动补习学校,次年初学校正式成立,听课的是工人及其子弟。教员在向工人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经常宣讲“劳工神圣”的道理,工人们称劳动补习学校为“工友之家”。该学校的创办()

A.意在提升工人的劳动技能 B.适应了工业革命发展需要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响应了中共一大中心任务

8.一·二八事变爆发后,十九路军奋起抵抗,给日军迎头痛击,毙伤日军一万余人。南京政府采取“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政策,照会欧美各国和国联,要求“履行其条约之责任”,迫使他们采取比对待九一八事变较为积极的态度。据此可知()

A.国民政府放弃“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B.欧美列强改变了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

C.军队抗战有助于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 D.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狂妄企图被粉碎

9.1946年5月刘少奇在中央会议上说:“土地问题今天实际上是群众在解决,中央只有一个1942年土地政策的决定,已经落在群众后面了。”会议指出:“如果我们能够在解放区解决了土地问题,就会大大巩固解放区,并大大推动全国人民走向国家民主化。”这次会议()

A.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B.呼应了农民解决土地问题的需求

C.推动了土地革命战争的进程 D.总结了抗战时期土地政策的错误

10.对于包产到户,陈云指出:“现在搞的经济体制改革,打破了‘大锅饭’、‘铁饭碗’,它的意义不下于私营工商业改造。”“打破这个‘大锅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mengy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