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4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2024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徽省黄山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近年来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含山县凌家滩遗址进行了新勘探和发掘,发现了高等级祭祀礼仪遗存及大型红烧土公共建筑基址,出土了成套高规格石钺和大量玉石器、陶器新器形。这表明当时该地()

A.先民以渔猎采集生活方式为主 B.进入到文明起源的加速阶段

C.文明发展深受良渚文化影响 D.社会已经具备国家初始形态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高等级祭祀礼仪遗存及大型红烧土公共建筑基址,出土了成套高规格石钺和大量玉石器、陶器新器形”,可知当时社会已经出现了祭祀、公共建筑、高规格石钺和大量玉石器、陶器新器形等,表明当时该地进入到文明起源的加速阶段,B项正确;材料反映当时该地进入到文明起源的加速阶段,而不是民以渔猎采集生活方式为主,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受到良渚文化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虽表明当时该地进入到文明起源的加速阶段,但没有体现国家机器、贫富分化,无法体现社会已经具备国家初始形态,排除D项。故选B项。

2.下表为史籍中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历史纪年表述记载的变化。据此推断这一时期()

公元

(前)

干支

770

辛未

平王(姬宜臼)

孝公37

庄公25

文侯11

襄公8

若敖21

戴公30

武公43

平公8

蔡侯40

惠公26

武公1

顷侯21

公元前

干支

476

475

乙丑

丙寅

元王(姬仁)12

厉共工12

襄子1

惠王13

14

孝公22

23

平公5

6

定公36

37

公元前

干支

田齐

284

283

282

281

280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赧王(姬延)31

32

33

34

35

昭王23

24

25

26

27

昭王12

13

14

15

16

楚王12

13

14

15

16

惠文王15

16

17

18

19

昭襄王15

16

17

18

19

昭王28

29

30

31

32

湣王17

襄王1

2

3

4

A.国家统一进程加速 B.华夏认同观念产生

C.分封制度走向崩溃 D.宗法体系趋于瓦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纪年表”可知,公元前770年诸侯多称公或侯,只有周天子称王,而到公元前284—前280年,诸侯均已和周天子一样称王,这意味着周天子已经失去了天下共主地位,分封制度走向崩溃,C项正确;材料内容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国君称呼的变化,据此并不能得出“国家统一进程加速”的结论,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材料信息并没有关于民族关系的描述,“华夏认同观念产生”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宗法制是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材料内容反映的是分封制,不能得出“宗法体系趋于瓦解”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

3.北魏孝文帝极力提倡汉化,认为可以“增长见识”;金世宗却坚决反对汉化“若依国家旧风,四境可以无虞,此长久之计也”。两者在汉化问题上态度迥异,但这两朝都较快退出了中原统治,这说明了()

A.汉文化吸引力逐渐衰落 B.金元的统治更崇尚武力

C.辩证施行汉化的重要性 D.中原王朝政治制度优越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作为一名非常开明的领导人,他看到了汉文化的价值,并试图将其引入到他的国家中,因此他被称为“汉化派”。然而,金世宗并不认同这一点,他坚持原有的风俗和习惯,反对“汉化”。然而,尽管两者在这个问题上持有截然相反的观点,他们的王朝都很快从中原统治中退出了。这说明,汉化并非一味地推广或反对,而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决定,这就是辩证施行汉化的重要性,C项正确;材料没有信息支撑“汉文化吸引力逐渐衰落”,而且无法解释材料中两朝不同的汉化态度但相同的结果——较快退出了中原统治,排除A项;“金元的统治更崇尚武力”只能解释金元对汉化反抗的一部分原因,但不能解释两朝退出中原统治的原因,排除B项;“中原王朝政治制度优越”的说法,虽然对北魏孝文帝的政策结果起到一定的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mengy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