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结荚鼓粒期的管理.ppt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豆结荚鼓粒期的管理《大豆种子生产技术》

教学目标了解大豆结荚鼓粒期的生育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掌握结荚鼓粒期的主要管理技术。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1.生育特点鼓粒成熟期是大豆积累干物质最多的时期,也是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促进养分向籽粒中转移,促粒饱增粒重,适期早熟则是这个时期管理的中心。这个时期缺水会使秕荚、秕粒增多,百粒重下降。秋季遇旱无雨,应及时浇水,以水攻粒对提高产量和品质有明显影响。这个时期营养生长逐渐停止。根系逐渐死亡,叶片变黄脱落;生殖生长仍旺盛进行。籽粒逐渐膨大,然后脱水干燥,由绿变黄、变硬,呈现本品种固有的色泽和大小,最后与荚皮脱离。如果温度低或养分不足,易出现秕粒现象,并延迟成熟。一、生长发育特点和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2.大豆秕粒大豆开花受精后的胚珠得不到足够的营养时,种子发育不良而形成秕粒。大豆秕粒产生的原因与花荚脱落的原因相似,除因品种不同秕粒率有差异之外,主要是由于环境因素如水分、养分、光照、温度等的不适宜造成的,如开花结荚期,土壤中缺乏养分和水分,即大量形成秕粒;种植密度过大时,田间通风透光不良,养分不足,也易形成秕粒。因此防止大豆秕粒的产生,除选用优良品种外,还必须合理密植,加强后期的水肥等田间管理,充分满足大豆胚珠发育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3.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结荚鼓粒期是水分临界期,如果干旱,就会造成幼荚脱落或秕粒。鼓粒期根瘤菌活动能力减弱,需供应充足的氮肥。对磷的吸收在鼓粒后期至成熟出现两个吸收高峰。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保叶、保根,延长叶和根的功能期,促进养分向籽粒转移,使籽粒饱满,粒重增加,促进成熟。二、主攻目标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三、管理技术1.根外追肥大豆进入鼓粒期后,根瘤菌固氮能力逐渐减退,加之鼓粒期需肥量大,若补施氮肥可显著增加产量。一般每亩喷施尿素100克,过磷酸钙300克,硼酸45克,加水75千克,可起到增荚、增粒、增重的作用。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2.合理灌溉鼓粒前期遇旱要灌鼓粒水。鼓粒后期注意防涝,尽量减少土壤水分,促进黄荚早熟。3.防治病虫此期主要虫害是食心虫和豆荚螟,防治方法同开花结荚期。

谢谢观看Thankyouforwatching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学海无涯苦做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职业教育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