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荚枯病的识别及防治.ppt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豆荚枯病的识别及防治《大豆种子生产技术》

教学目标1.掌握大豆荚枯病的为害症状、发生规律;2.学会大豆荚枯病的防治方法。

大豆荚枯病,是针对大豆豆荚发病的一种病害。病发初期病斑暗褐色,后变苍白色,凹陷,结出的果实小而苦,进而导致大面积减产。为害的真菌豆荚大茎点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该病害同时可以感染茎和叶。该病可以通过田间管理和药剂喷洒等方式防治。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主要为害豆荚,也能为害叶和茎。荚:染病初病斑暗褐色,后变苍白色,凹陷,上轮生小黑点,幼荚常脱落,老荚染病萎垂不落,病荚大部分不结实,发病轻的虽能结荚,但粒小、易干缩,味苦。茎、叶柄染病产生灰褐色不规则形病斑,上生无数小黑粒点,致病部以上干枯。一、为害症状

二、病原物豆荚大茎点菌(MacrophomamameHara),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器散生或聚生,埋生在病部表皮下,露有孔口,分生孢子器黑褐色,球形至扁球形,器壁膜质,大小104~168μm。分生孢子长椭圆形至长卵形,单胞无色,两端钝圆,大小17~23×6~8(μm)。

三、发生规律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上或以菌丝在病种子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该病发生与流行与结荚期降雨量多少有关,连阴雨天气多的年份发病重,南方多在8~10月,北方8~9月易发病。

四、防治方法1.建立无病留种田,选用无病种子。发病重的地区实行3年以上轮作。2.种子处理。用种子重量0.3%的50%福美双或拌种双粉剂拌种。

谢谢观看Thankyouforwatching

文档评论(0)

学海无涯苦做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职业教育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