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练习题.docVIP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年级语文练习题

二年级语文练习题篇1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①一灯明。

【注】①篱落:篱笆。

1.诗开头一句中“送”字用语巧妙,说说它的表达作用。(2分)

2.结尾两句诗人写儿童挑灯夜捉促织,对作者情感抒发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送”字静中显动,引出“寒声”,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1分)烘托羁旅者孤寂的情怀和凄凉的心境。(1分)

2.茫茫夜色中,闪现在篱笆间的灯火,表现了儿童欢乐愉快的情趣,这无忧无虑、活泼天真的举动与诗人悲秋的`凄凉之感形成鲜明对照,以乐景写哀情(2分)更突出了诗人流寓他乡的凄苦之情及对故乡的深沉思念之情。(2分)

二年级语文练习题篇2

1、儿童相见不相识,(答案)。

2、(答案)潭水深.(答案)汪伦(答案)

3、远上寒山石径斜,(答案)。

4、停车(答案),霜叶(答案)。

5、(答案),正是橙黄橘绿时。

6、冬天,天上(答案)雪花,地上(答案)雪毯,树上披着(答案),到处(答案)洁白。

7、田野献上(答案),枫林举起(答案),蓝天飞着(答案),大海奏起(答案)。

8、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答案),在(答案),在(答案)唱歌,开大会。

9、花(答案)以后,藤上(答案)了几个小葫芦,后来叶子上(答案)了(答案)些蚜虫,最后,小葫芦一个个都(答案)了。

10、田野献上(答案)的果实,(答案)举起(答案)的旗帜,蓝天(答案)的鸽子,大海(答案)的乐曲。(答案)亿孩子(答案)的日子,(答案)月(答案)日——祖国妈妈的(答案)。

11、北京是我国的(答案),是一座(答案)的城市。(答案)在北京城的(答案),(答案)墙、(答案)瓦,又(答案),又(答案)。天安门(答案)是宽阔的(答案),广场(答案)矗立着(答案)。

北京有许多(答案)的柏油马路。道路两旁(答案),(答案)。北京新建了许多(答案)。立交桥的(答案)有绿毯似的(答案)和拼成图案的(答案)。各种车辆在桥上桥下(答案),(答案)。

12、我会(答案)。太阳一晒,我就变成(答案)。升到天空,我又变成(答案)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答案)。有时候我穿着(答案),有时候我穿着(答案),(答案)和(答案)我又把(答案)披在身上,人们管我叫“(答案)”。

13、我在空中(答案)着,碰到(答案),就变成(答案)落下来。人们就管我叫“(答案)”。有时候我变成(答案)下来,人们就管我叫“(答案)”。到了冬天,我变成(答案)下来,人们又管我叫“(答案)”。

14、平常我在池子里(答案),在小溪里(答案),在(答案)里(答案),在海洋里(答案)、(答案),(答案)。

15、小洁一边吃面包,一边(答案)两岸的(答案)。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答案)的(答案),这边的`山石像一只(答案)的(答案),半山腰(答案)、(答案),好像正在赛跑呢。小洁看得(答案)。她吃完面包,刚想把面包纸丢进水里,却被湖里(答案)的(答案)(答案)住了,湖水像一面(答案),映出了(答案)、(答案),还有变幻的(答案)。她觉得自己像在(答案),又像在(答案)。

16、(答案)离(答案),(答案)改鬓毛衰。(答案)童(答案),(答案)。

(答案)将欲(答案),忽闻(答案)踏(答案)。(答案)潭(答案)深(答案),(答案)沦(答案)。

17、荷尽已无擎(答案),(答案)犹有(答案)。一年好景(答案),正是(答案)时。

18、离开展览馆,我(答案)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天,(答案)蓝;阳光(答案)更加灿烂。我忘不了这一天,忘不了肩上的(答案)。

二年级语文练习题篇3

一般来说,人们遇到一种情况,会先在心里产生想法,有了想法以后才有语言行动。如果我们在写人记事时,能够按“从情况到想法,再到语言行动”的顺序写,那么文章就会真实生动。

请看《一定要争气》(浙教版第八册第2课人教版第五册第26课)里这个片断:

童第周28岁的时候,得到亲友的资助,到比利时去留学,跟一位在欧洲很有名的生物学教授学习。一起学习的还有从别的国家来的学生。旧中国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外国学生瞧不起中国同学。童第周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

几年来,那位教授一直在做一项实验,把青蛙卵的外膜剥掉。这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实验,需要熟练的技术,还需要耐心和细心。同学们谁都不敢尝试,那位教授自己做了几年也没有成功。童第周不声不响地刻苦钻研,反复实践,终于做成功了。

这个片断先介绍旧中国贫穷落后外国学学生瞧不起中国同学的情况,再写董第周的想法:“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然后写童第周“刻苦钻研,反复实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果果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