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标准.pdf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101102

课程类型:(理论+实践课)

学时数:64(理论32,实践32)学分:4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是否专业核心课程:

是否课证融通课程:否

二、课程定位

1.课程的性质

液压与气压传动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内理实一体化的专业课

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一门课程。该课程实践性很强,是面向企业生产实践的实用型

必修课程。

2.课程的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了学生具有液压与气压传动设备的操作、安装、调试等工作

能力。能够从事机械零件加工,机电设备安装调试与维修维护,自动化产线运维及机

电产品销售与技术支持等工作岗位。

3.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起着联接其它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桥梁作用。

1)《机械识图与绘制》、《机械设计基础》等专业基础课培养了学生识读与绘制机

械图纸、机械原理和机构优化等基础能力,为本课程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验证了前导课程所学的知识与技能。

2)本课程中的液压与气动元件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基本回路和液压、气动系统的

分析等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为后续的《电气与PLC控制技术》、《机电设备装调与维修》

等专业技术课程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

1

本课程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实际,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以岗位需求

为基本出发点,以能力目标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位,贯彻“任务引领”的设计思

路;在教学理念上坚持理实一体化的原则,注重学生基本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培养,

将岗位素质教育和技能培养有机地结合,培养学生初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1.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出发点,以液压、气动设备的操作、安装、调试、故障诊断

与排除、维护维修等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把校企合作做为课程开发的切入点,根据

企业设备的操作、安装、调试和维护维修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汲取了长年从事设备的

操作、安装、调试和维护维修的岗位技术工人的经验与建议,将国家机械加工职业资

格鉴定标准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强化课程标准的职业指向作用和标准作用。

2.以教学用挖掘机和全自动轧钢冲压模拟装置的液压、气动系统为依据规划教学

内容,根据实际液压、气动元件为载体确定课程内容,紧密围绕典型的职业活动,有

目的地将专业知识按学生认识规律展开,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

为度;实践教学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兼顾理论知识的逻辑顺序,理论与实践的

学时比例为1:1,使课程内容更加实用,更具职业教育特色。

3.以工学结合、能力递进的思路设计学习情境,以能力目标为导向实施课程教学,

采用“教、学、做”一体的任务教学法,将学习过程与工作(生产)过程结合,突出

工学结合,将知识点与技能点、线上与线下教学有机结合,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

性;职业资格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具备再学习、再提高的能力,在培养学

生专业素养的基础上强化职业素养的培养。

4.突出学生应用知识能力为主的综合考核评价方式,将考核重点放在对学生的岗

位职业能力综合评价上。每个任务结束后,根据学生完成学习性工作任务情况、工作

态度与表现进行考核,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课程目标

通过基于液压、气动系统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规划和教学项目的实施,结合行业

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证标准的要求,培养学生具备独立完成液压、气动系统操作、安

装、调试的工作能力,为将来胜任机械行业不同岗位专业技术工作、掌握先进技术手

2

段在机械设备中的应用、具备突出的工程实践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课程的具体目标

为:

1.素质目标

1)具有良好的劳动素养与规范操作的职业素养;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遵守安全操作的意识;

3)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判断与决策能力、获得与利用信息能力。

4)具有团队协作意识和良好的工作态度,并树立起质量意识、安全生产意识、成

本意识等,遵守规则、守时守约、节能环保;

5)具有勤俭、

文档评论(0)

199****27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