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保护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9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緒論;二、昆蟲在動物界中地位

節肢動物門,昆蟲綱,是動物界最大的類群,達1000多萬種。

昆蟲的特點:

種類多。

繁殖力強。

分佈廣,適應能力強。

昆蟲與人類關係密切。

三、昆蟲的主要類型

重要害蟲:危害農、林植物的害蟲;衛生害蟲;倉庫害蟲;危害建築物害蟲。

天敵昆蟲:捕食性、寄生性天敵。

傳粉昆蟲:蜜蜂、蛾、蝶。

資源昆蟲:家蠶、蜜蜂、黃粉蟲、藥用昆蟲。

;第一章昆蟲外部形態和附器;二、昆蟲綱的特徵;三、節肢動物門其他綱特徵;;;;;;;;;;;;第二節昆蟲的頭部

一、頭部的基本結構

昆蟲的頭部多數學者認為是由6個體節組合而成,在胚胎發育後期癒合成一個堅硬完整的頭殼,並在表面形成了許多溝、縫、線,從而可以將頭殼分為5個區。

1、頭頂:頭殼上方,蛻裂線上方。

2、額:頭頂下方,蛻裂線下方。

3、頰:頭殼的兩側,前方以額頰溝與額區相劃分,上方與頭頂相接。

4、唇基:額下方,以額唇基溝與額相劃分,其下方為上唇,以唇基上唇溝相劃分。

5、後頭:頭殼的後方,為一狹長拱形骨片。

;二、昆蟲的頭式;三、昆蟲的觸角;(三)、觸角的類型;四、昆蟲的眼;五、昆蟲的口器;咀嚼式口器;(一)咀嚼式口器;(二)、刺吸式口器;2、為害特點

為害時不造成機械損傷,而形成局部性褪色、斑點、黃化、捲曲、畸形等,大量為害時,植物失去營養而生長不良,甚至枯萎死亡。許多昆蟲還能傳播病毒病。

3、兩類口器昆蟲防治的區別:

咀嚼式口器害蟲防治通常採用胃毒性農藥,如敵百蟲等。

刺吸式口器害蟲防治通常採用內吸性農藥,如氧化樂果等。

農藥的作用方式:觸殺、胃毒、內吸、薰蒸等。;昆蟲後口式與刺吸式口器;鳳蝶棍棒狀觸角;天蠶蛾羽狀觸角;前口式;蝗蟲頭部的溝、線;家蠅複眼與小眼;銼吸式口器;昆蟲頭部分區;昆蟲觸角1;;;咀嚼式口器;昆蟲頭部;虹吸式口器;昆蟲刺吸式口器圖解;觸角類型;一、本節知識點

1.園林植物病害的概念;

2.園林病害症狀的概念與內涵;

3.園林植物病害的類別;

二、本節重點

園林植物病害症狀的概念與內涵

三、本節難點

園林植物病害症狀的概念與內涵;第一節園林植物病害概述

;病害的發生是一個持續的過程,當園林植物遭受到病原物侵襲和不適宜環境因素影響後,首先表現為正常的生理功能失調,繼而出現組織結構和外部形態的各種不正常變化,使生長發育受到阻礙,這種逐漸加深和持續發展的過程,稱為病理程式。如月季受黑斑病菌侵染後,首先是葉片的呼吸作用降低,色素及氨基酸含量下降,病部組織遭到破壞,發生變色、壞死,最後葉片上出現黑色壞死斑,病葉早落。;因此,植物病害的發生必須經過一定的病理程式。根據這一特點,風折、雪壓、動物咬傷及其它人為的器械損傷等,因無病理程式,所以不稱為病害,而稱為傷害。

但是,並非所有發生植物病理變化過程的現象都稱為病害。如異常美麗的金心黃楊和銀邊虎尾蘭是因為受到病毒的感染;羽衣甘藍是食用甘藍病變的產物;綠菊和綠牡丹也是病害的傑作。這些植物都被視為觀賞園藝中的名花或珍品,經濟和觀賞價值大大提高,一般不作為病害處理。

;植物病害是植物和病原在一定環境條件下矛盾鬥爭的結果。其中病原和植物是病害發生的基本矛盾,而環境則是促使矛盾轉化的條件。環境一方面影響病原物的生長發育,同時也影響植物的生長狀態,增強或降低植物對病原的抵抗力。只有當環境不利於植物生長發育而有利於病原物的活動和發展時,矛盾向著發病的方面轉化,病害才能發生。反之,植物的抗病能力增強,病害就被控制。因此,植物能否發病不僅決定於病原與植物之間的關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還取決於環境條件對雙方的作用。

;一、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的識別

引起園林植物發生病害的原因稱病原。被寄生的植物稱為寄主。

(一)侵染性病害

引起園林植物病害的病原生物(簡稱病原物),稱侵染性病原。主要有真菌、細菌、病毒、植原體、類病毒、寄生性種子植物、線蟲、藻類和蟎類等。病原物屬菌類的稱為病原菌。這類由生物因數引起的植物病害都能相互傳染,有侵染過程,稱為侵染性病害或傳染性病害,也稱寄生性病害。田間常先出現中心病株,有從點到面擴展危害的過程。

;(二)非侵染性病害

不適宜於園林植物

文档评论(0)

爱遛弯的张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