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教案22-人教课标版.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短歌行》教案

导入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相信很多同学都已经读过,对故事中的几个重要人物之一的曹操也有所了解。那有没有同学愿意起来说说自己的看法呢?那么,在三国这样一个混乱的时代,曹操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曹操的诗歌《短歌行》,一起来体会一个政治家兼诗人的胸襟抱负。(板书:短歌行曹操一、作者简介)首先,我们先来简单地了解一下作者。

一、作者简介

曹操(—),字孟德,是东汉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板书)。沛国谯县(今安慰亳州)人。说他是政治家呢,是因为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知人善察,唯才是举。说他是军事家呢,是因为他指挥了官渡之战,逐渐统一了中国北方。而说他是文学家呢,则是因为他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他的诗大致分为两类:一类反映了汉末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代表作有《苦寒行》、《蒿里行》,另一类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代表作有《短歌行》、《龟虽寿》、《观沧海》。

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这首诗是作者在建安时期杰出的代表作品。下面我们就先来看一下诗歌产生的背景。

二、写作背景介绍

建安十三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亲率八十三万大军,与“孙刘联盟”战于赤壁之下,想一统天下,结果大败。当时曹操已经五十余岁,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招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并写下了这首《短歌行》。

三、课文分析

我们先来看一下题目,了解相关的基本知识,这是一首乐府诗,是汉乐府的一个曲调的名称,乐府诗有“长歌,短歌”之分。一般是根据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因此我们从题目可以知道这首诗的音节较短。行,则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可配乐歌唱。这些,大家作为常识了解即可。

所谓诗歌就是“三分诗,七分读。”下面就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一下《短歌行》这首诗,边读边体会诗歌的情感基调,读完后请同学来找出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一个字

问:曹操“对酒当歌”,抒发了什么情感呢?从哪一个字可以看出来?

可以说,诗人的情感焦点是“忧”,那么诗人为何而忧?让我们先弄清这个问题

先来看一下起首的四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以朝露易干为喻,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人生短暂,年华渐逝而工业无成,在欢乐中隐含着深沉的哀愁

②问:“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作者为什么要借酒浇愁,看似消沉的背后隐藏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答:忧愁无法排遣,只好借酒浇愁,看似消沉苍凉,实极悲壮,充满慷慨的激情,蕴藏着奋进的沉思。

③接着来看一下“青青子衿……鼓瑟吹笙”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分别袭用了《诗经·郑风·子衿》和《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原句,作者用在这里,借姑娘对情人的思念,表达了自己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

④问:“明明如月,何时可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生答:比喻,以明月喻人才,既点明了自己的敬仰渴慕之情,又表现了自己贤才难求的痛苦。

⑤“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一句以乌鹊比兴,喻贤才应择明主以成大业

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一句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生答:用典,作者以周公自比,表明自己渴求贤才以统一天下的大志

这首诗,创作于宴飨宾客之时,从起首句“对酒当歌”一句,可见这是一场盛大的宴席,然而,乐极生悲,诗人悠然生出人生苦短的感叹。“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两句,诗人借酒浇愁,情绪低落到了极点;接下来,“青青子衿……鼓瑟吹笙”,转到对人才的渴慕上,似乎是诗人有意进行自我排解,自我振作;随后“明明如月……不可断绝”却又回到“忧”上来,似乎是天上皎洁的月亮触发了他的愁思;“越陌度阡……心念旧恩”接续前面对人才的渴慕;最后由“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表达希望能够招揽人才、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雄心壮志。

四、艺术特色

本文需要学生掌握的艺术特点主要有两个:

①巧用典故

“青青子衿”——《诗经·郑风·子衿》比喻渴慕贤才。本意是传达恋爱中的女子对情人爱怨和期盼的心情。这里诗人化用诗意,比喻热烈期待贤士的到来。古朴深沉,自然妥贴。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贤才若来投奔于己,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韩诗外传》作者以周公自比,反复倾诉了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表明了为完成统一大业而不遗余力的真诚态度。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管子.形解》海纳百川,诚心纳英才,希望接纳的人才越多越好。

②巧用比兴

“譬如朝露,去

文档评论(0)

180****214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