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语言表达运用新题型系列练习0504(共十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doc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语言表达运用新题型系列练习0504(共十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概述:《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语言表达运用新题型系列练习0504》中包含了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的语言表达运用新题型系列练习,包括各类题目、解答及解析。同时,文章讨论了古今中外不同的走路方式以及古人行走的规矩,并提供了具体的例子和指导。综上所述,该文档概述清晰明了,主要介绍了如何理解和记忆汉字的不同形态以及古代行走方式的特点。文章具有很高的实用性,适用于对语言表达、汉字学习有一定的基础的读者。

PAGE13

高考语文语言表达运用新题型练习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走吧!”这或许是你和小伙伴一起出去玩之前,最常说的一句话。然而,如果你回到古代,和古人交上朋友,对他们说出这四个字时,你的朋友或许会大惊失色,以为发生了什么紧急的事情。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现代汉语中的“走”字,在古代其实表示的是“跑”的意思。而古人用来表示“行走、走路”这类意思的词,有“步”“行”“趋”等。

我们现在所熟悉的一些成语,其最初的含义也与走路有关。“亦步亦趋”原意是跟在别人身后走路,别人慢,你也慢;别人快,你也快。后来形容无论什么事都效仿或依从别人,比喻没有主见。

①不同的走路速度,②就形容不同的字,③这样说来,④古人走路的规矩一定很多吧?的确,儒家经典《礼记》中细致地规定了人们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的走路方法和姿态。

大夫、士进出国君宫殿的大门时,应该靠着门的一边走,不能从门正中大摇大摆地穿过,也不能踩到门槛;下级官员见到上级,以及臣子面见皇帝、皇后等贵族时,必须低头弯腰,小步快走,采用“趋”的姿势,以示尊敬。

《礼记》甚至对男女走路的位置都有要求:在路上,男性靠右走,女性靠左走,车辆从路中间通行。这种男女分开走的规定又叫“男女异路”,汉魏时期还曾强制推广。到了唐代,一个叫马周的官员提出了新的走路方式——“城门入由左,出由右”,规定行人进出城门、宫殿门时,无论男女,要进门的一律走门的左边,要出门的一律走门的右边,“左入右出”其实就是要求人们从右侧通行,这项规则一直延续至今。

能让车辆行驶的大路,在古代常被称为“道”,只能走人、不能行车的小路被称为“径”《史记·陈涉世家》里有“会天大雨,道不通”的句子,?,这里的“道”和“径”就分别表示“大路”和“小路”的意思。《周礼》中记载,周朝负责道路交通的官员叫“野庐氏”,职责之一就是制止人们乱走小路,引导他们走“正道”。在古代人的心目中,走路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从一个人走路的姿态、步伐,就可以判断他的品行好坏,而努力使自己走路时的仪态符合规范,也是修身养性的一个重要部分。

1.下列句子中的“什么”与文中加点的“什么”。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你去办这件事,我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B.他不喜欢下棋什么的,就爱打羽毛球。

C.这次排演的课本剧里你担任什么角色?

D.你说的是什么话,可谓一点道理都不讲!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有一处表述不当,请写出原句序号后再做修改,并使修改后的语句与上下文的衔接流畅自然。

3.请在文中横线处仿照上句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正确贴切,语意完整连贯

4.在古人的心目中,走路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有很多的规矩和限制,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评价要求:使用含有转折关系的语句,不超过80个字。

5.学校举行成语文化知识讲解活动,邀请你参加。请从下列成语中任选两个,参照文中画横线处对“亦步亦趋”的解释,对其进行讲解。

趋之若鹜???寸步难行???安步当车???衣锦夜行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博物馆热”不断升温,“博物馆里过大年”日益成为新年俗和文化品牌。

通过主题展览生动阐释生肖文化,是历次“博物馆里过大年”活动的“重头戏”。今年春节,天津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策划推出“龙行龘龘”“飞龙在天”“腾飞天字的中国龙”等一批生肖主题展览,从礼乐器物到生活用具,从装饰纹样到建筑设计,多视角、多维度介绍了龙的起源、形象、内涵等,让观众充分领略传统造物之美以及“龙”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意义。

各地博物馆积极优化展示传播形式,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故宫博物院在“每日故宫”客户端上线馆藏龙文物专题: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龙年主题H5电子贺卡……借助数字技术,更多观众“足不出户”亦可体验“博物馆里过大年”。北京大运河博物馆运河龙灯制作体验活动、广东省博物馆“万事兴龙”春节系列活动等各式各样的年俗体验和研学项目让春节文化更加立体可感。

①这些精彩纷呈的专题展览,交织成蔚为大观的文化长卷,让观众真切体会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②“邂逅三星堆——12K微距看国宝”巡展,则打造沉浸式数字文化体验,③如内蒙古博物院“北疆印迹”展览聚焦黄河流域、长城沿线等历史文化内涵,通过300余件精品文物展示中华文明之美。④两大展览共同展现古蜀文明的灿烂辉煌。⑤上海博物馆东馆开馆大展“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汇集最新考古发现和文物修复成果;⑥聚焦博大精深、悠久绵长的中华文明,各地博物馆推出重头展览,为大众奉上新春文化盛宴。

6.词语的创造性运用往往富于表现力,请据此分析文中加点词语“万事兴龙”“邂逅”的表达效果。

7.第四段内容的顺序已打乱,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A.⑥③⑤②④①?B.①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鹿哥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中小学幼儿教育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