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 教育温度,诗美人生-2024年高考作文12大话题押题预测.docxVIP

专题10 教育温度,诗美人生-2024年高考作文12大话题押题预测.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10教育温度,诗美人生

【话题解读】

一座城,一生情。一处景,一世缘。月下荷塘,地坛老柏,故都落蕊,赤壁月夜,泰山雪峰,让我们思接千载。牂牁碧波,六枝桃花,梭戛美服,岩脚挂面;竹海绿韵,丹霞胜景,坡上佛光,双凤美食;荷城垂柳,明湖水月,玉舍松涛,老城烙锅……生命的诗意让我们魂牵梦绕。

然而生活如一条奔流向前的江河,载着生命的小舟摇摇晃晃地前进,时而波澜不惊,时而暗潮汹涌。近两年,孤独症、压力、心理健康等词汇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中,青少年的“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再次进入大众的视野。除此之外,“鸡娃”“内卷”“学区房”等词也频繁被大家讨论。归根结底,是当下主流对于“成长”的定义,更多是与成功、成绩捆绑在一起,这很容易让人心理失衡,活得不轻松。也使得学生稚嫩的心灵折射出不堪重负的压抑与无处释放的烦闷。

心灵上的重压如何释放?“双减”政策推出,可谓恰逢其时,同时,人们也在积极地探寻着那些让生活可以继续、甚至变得明亮的力量。教育,由学前到中小学、大学、研究生、成人教育的纵向链条也好,由家庭到学校、工作单位、整个社会教育的横向区块也好,根本在树人,树立好的品格、素养、技能。不管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人在接受技能培训、知识掌握过程中,正心修身,进而获得更宽的视野、更大的格局、更高的追求。德才兼备,这是教育的追求,也是人穷其一生的境界。

预测理由:

教育应有温度

“双减”从政策上荡除了外部环境所施加的压力,很明显,学生的生活、学习方式必将因“双减”而变:下课后不去学科辅导班赶场,周末不被各种填鸭式教学挤占。然而,在素质教育的赛道上,思想道德修养、个性发展、心理健康等要素如何得到充分凸显,学校、家庭及社会机构要做的事还有很多。面对“双减”政策,还有些家长充满焦虑,认为缩短学生在校时间,让他们陷入了“别人家的孩子都在补习”的焦虑。但人生并不是一场赛跑,它更像是一场慢慢走、慢慢学习的旅途,我们都需要在这场“慢慢行进”的过程中树立目标,找到自己的信念与热爱,才会真正地接受和喜欢自己。革命先驱李大钊曾言:“黄金时代不在我们背后,乃在我们面前,不在过去,乃在将来。”无论我们最终的成就如何,知晓自己“最想成为的人”,与自己和解,才是有效摆脱孤独与心灵焦虑的方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处在转型时代,这句老话,不但要常说,更要实作。如果这一理念不能自上而下贯穿下来,教育功利化必然越来越严重,耽误的不只是自己、家庭,还有社会和国家。由此,仅靠学校教育完成百年树人之重任实在不堪重负,家庭教育和全社会教育理应跟进,人人受教育,时时做好人。这是教育去功利化的根基。否则,无法抵御市场化特别是资本对教育的冲击。

治愈生命,重建心灵

不知何时起,“影子教育”成了一个热词,说的正是校外培训机构的不断扩张,孩子们很多课余时间,也交给了补习机构,“负担越减越重,睡眠越喊越少”的情况普遍存在。靠“刷题”“填鸭式”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很难适应将来的社会发展。《双减意见》出台,也是扭转“唯分数”“唯升学”等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有人说,“双减”及配套政策落地的一刻,必将成为中国教育的纪念日,它提醒人们停下来,歇一歇,投入更多精力去找寻那些分数以外的东西——比如成長的内驱力、自主学习能力、创造力与好奇心、坚毅的品质、同理心、对真善美的感知与追求……这些都是靠刷题或补习获取不来的,但它们才是能抵御各种挑战与磨砺的坚硬盔甲。教育去功利化,更要看家庭,看家庭对教育的态度。人是家庭、社会的主体,其做人的立场、价值观念,关乎个人的成长,关乎家庭、社会的发展。毕竟,教育是精神生活,不能用投入产出来衡量。不管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人在接受技能培训、知识掌握过程中,正心修身,进而获得更宽的视野、更大的格局、更高的追求。德才兼备,这是教育的追求,也是人穷其一生的境界。

回归教育本质

“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为你付出这么多,你怎么不识抬举”……这类以强调付出为基础的“内疚式”教育,普遍存在于每个孩子的成长之路上,打压式的批评教育与“情感漠视”很容易被孩子内化成“自己不值得被爱”的念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应该尊重孩子的客观差异。榜样可以有许多种,而绝不是“成绩唯一”。“双减”政策旨在消除家长们的焦虑,让教育回归到更本真的状态。家长和学校更应该顺势而为,以孩子的兴趣爱好为注脚,让孩子长成自己应有的、而不是“我们想要的”样子。

关于美育

谈论美育,人们时常会直接对应于“艺术教育”。论及艺术教育,使人自然而然联想到一门技巧,并将其理解为学一门“技术”,比如弹琴、绘画、跳舞、写字。然而,正如艺术大家们所认为的,艺术教育不是让每个人都成为钢琴家、画家、舞蹈家、书法家,美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

文档评论(0)

考研数学辅导,写作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可承接策划案,推广方案指导。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