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广东省湛江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年整理——考试真题《《《《《《

》》》》》》2024年整理——考试真题《《《《《《

PAGE/NUMPAGES

》》》》》》2024年整理——考试真题《《《《《《

广东省湛江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小题。

材料一:

何谓“风骨”?它在不同的时期拥有不同的含义。在古代,“风”与“骨”二字最初本是分开使用的,“风”最早出现于《毛诗序》中,含有教化教育之义;“骨”则来源于王充的

《论衡?骨相篇》“骨”乃就一个人的形貌而言。“风骨”连用始于魏晋时期,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谈及顾恺之用“风骨”品评人物画,“风骨”在此话语体系中主要指道德修养中所透露出的气质。后来,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将“风骨”纳入文学批评范畴,在刘勰的阐释中,“风骨”主要指作品中所具有的“气”和“力”,即作品中蕴含的精神气质和文辞气韵。此后,“风骨”既含有道德修养、人格气质方面的内涵,亦成为诗歌辞章的一种审美标准。在历史的变迁衍化中,“风骨”早已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凝结为一种延续下来的“传统”,构成中华传统精神的基座和主脉,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新时代诗歌患上了比较严重的软骨症”。因此,新诗急需反躬自省、重新建构“风骨”,延续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诗歌气韵。

(摘编自罗小凤《新时代诗歌需要中国风骨》)

材料二:

怎样才能使作品有“风骨”呢?刘勰指出:“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是以缀虑裁篇,务盈守气,刚健既实,辉光乃新”“故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述情必显”即“意气骏爽”,也就是《明诗篇》论建安文学的“磊落以使才”“唯取昭晰之能”。“析辞必精”也就是要求作品体裁劲健,文辞简洁,音韵铿锵。在这两方面的要求中,“述情必显”是作品有“风骨”的先决条件,因为作家只有将深沉强烈、激昂慷慨的思想情感充分抒写和完美表现出来,作品才能有“风骨”才能在震撼人心的同时,对作品形式辞采本身有强劲的统摄力。而“析辞必精”则是作品有“风骨”的必备条件,因为在作品思想情感对辞采形式起着统摄、聚合作用的同时作品的辞采形式既对情思内容有积极的表达作用,又对情思所具的感染力和聚合力有能动的消长作用,即文辞的繁简、质艳也影响着作品情思感染力、聚合力的强弱。由于缺乏深邃的思想、动人的情感致使作品缺乏“风骨”的现象并不鲜见;而由于作品辞藻过于繁艳,以致淹没和消解了作品情思对读者的感染力和对作品形式辞采的聚合力,这在文学史上亦不乏其例。

(摘编自孙敏强《从“建安风骨”到“盛唐气象”——论“风骨”说的美学内涵和历史意义》)材料三:

中国古典的风骨理论与西方的崇高理论有相像之处,也有鲜明的差异。

刘勰推崇慷慨悲凉的建安风骨,这慷慨悲凉的背后隐藏的是人们的恐惧和无奈。“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焚烧。”(曹植《送应氏》其一)这是一种恐惧,更是一种悲哀。这不是自然的力量导致人情感悲哀,而是社会的力量造成的。刘勰明确指出,建安风骨是“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结果,这恐怕只能算作外部的成因。然而,风骨的形成不单纯是外部的因素就能决定的,还必须有气的参与。所谓气,是指人的思想情感和性格特征,这也就类似西方崇高理论所说的理念。它是长期修炼而成的,是风骨形成的内部因素。建安风骨中蕴含了一个重要的因素——玄学,这是一种彻头彻尾的理念,玄学的任诞放达铸就了人们通脱的性格特征,它反过来又推动了建安风骨的形成。曹操的《短歌行》可以代表建安文学的风骨特征。在这首诗中,尽管儒家的家国天下理念赫然在目,但是那种任诞和狂放依然清晰可睹。如露的人生是如此短暂,建功立业又是如此艰难,只能依靠贤明之士来共同成就天下大业。这首诗所渲染的气势是壮大的,情感是悲凉的,它是中国特色的崇高——情感悲凉但不消沉,境界壮大却意蕴深厚。

建安风骨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借助阔大的自然来宣泄情感,这阔大的自然在西方人看来是崇高的,在中国人看来,却是有风骨的一种表现。如曹操诗“山不厌高,水不厌深”,这山水都是阔大的,故增添了这首诗的风骨内涵。所不同的是,这些阔大的自然不带有恐怖的色彩,所有的只是力图征服和改造的欲望,这使得中国的风骨论一开始便具有了审美的素质。建安风骨意境的阔大和情感的悲凉直接表现出来恐惧心理很少,给人以直面恐惧而毫无畏惧的感觉。李白有一首《蜀道难》,曾经描述了蜀道的艰难状况。蜀道可谓恐怖,在李白的笔下,却成为一个生动鲜明的审美对象。在这里,恐怖化为了美的力量。李白的诗以飘逸著称,用西方的崇高来概括他的风骨特征恰如其分。但从实质而言,他的风骨与崇高差异很大,西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obaovip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冀州区向上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1181MA7C18XC6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