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护理.pptx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再生障碍性贫血护理

汇报人:

2024-01-08

目录

疾病概述与发病机制

护理评估与计划制定

治疗措施及护理配合

心理护理与家庭支持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康复训练与健康教育

疾病概述与发病机制

定义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种可能由不同病因和机制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综合征。

分类

根据起病缓急、病情轻重、骨髓损伤程度和转归等,国内将本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

再障的发病原因较多,包括化学毒物、电离辐射、病毒感染、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骨髓造血干细胞或造血微环境损伤,从而引起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发病原因

长期接触某些化学毒物如苯及其衍生物、电离辐射如X射线、γ射线等,以及患有某些病毒感染如肝炎病毒、微小病毒B19等,都可能增加患再障的风险。

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

再障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贫血、出血和感染。患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心悸、气短等贫血症状;皮肤黏膜出血、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等出血症状;以及发热、咳嗽、咳痰、腹痛、腹泻等感染症状。

诊断依据

再障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血常规检查和骨髓象检查。其中,骨髓象检查是确诊再障的关键,可发现骨髓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粒系、红系及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淋巴细胞比例增高。此外,还需排除其他可能导致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护理评估与计划制定

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家族史、用药史等相关信息。

病史采集

体征观察

实验室检查

观察患者的面色、精神状态、皮肤黏膜色泽等。

进行血常规、骨髓穿刺等实验室检查,了解病情严重程度。

03

02

01

保持环境清洁,定期消毒;指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源。

预防感染措施

对于出血倾向的患者,采取止血措施,如局部压迫、冷敷等;必要时进行输血治疗,并严密监测输血反应。

止血与输血护理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增加营养摄入;根据病情给予氧气吸入、药物治疗等。

贫血症状缓解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提供情感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心理护理与支持

治疗措施及护理配合

免疫抑制剂

01

使用免疫抑制剂如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或环孢素A(CsA)等药物,以抑制异常免疫反应,促进造血功能恢复。需注意药物副作用的监测,如感染、肝功能损害等。

雄激素

02

常用药物如司坦唑醇、十一酸睾酮等,可刺激骨髓造血,改善贫血症状。需注意定期监测肝功能,避免药物性肝损害。

其他药物

03

根据病情需要,可酌情使用造血生长因子、铁剂等辅助治疗。

输血指征

当血红蛋白低于60g/L或患者有明显贫血症状时,可考虑输血治疗。

输血类型

一般选择浓缩红细胞或洗涤红细胞进行输注,避免输入白细胞和血小板引起的免疫反应。

并发症预防

输血过程中需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预防输血反应的发生;同时,要定期检测患者血清铁蛋白、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以预防铁过载和营养不良等并发症。

营养支持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往往存在营养不良,需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营养支持,以满足机体代谢和造血需求。

饮食调整

鼓励患者进食富含铁、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绿叶蔬菜等;同时,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和过硬食物,以免损伤口腔黏膜和消化道黏膜。

心理护理与家庭支持

患者面对疾病的不确定性和治疗压力,容易产生焦虑和恐惧情绪。

焦虑与恐惧

由于疾病导致的身体变化和依赖他人的情况,患者的自尊心可能受到打击。

自尊心受损

患者渴望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案和预后情况。

信息需求

向家庭成员提供疾病知识和护理技能的教育,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支持患者。

家庭教育

鼓励家庭成员参与患者的护理过程,如协助患者进行日常活动、提供心理支持等。

家庭参与

建立家庭支持网络,包括亲朋好友、社区资源等,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

家庭支持网络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加强环境清洁消毒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每日进行室内清洁和消毒工作。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各项治疗护理操作前,医护人员需认真洗手,确保无菌操作环境。

避免交叉感染

合理安排患者床位,减少人员流动,避免与其他感染患者接触。

评估出血风险

密切观察患者皮肤、黏膜、口腔、鼻腔等部位有无出血点或瘀斑,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

1

2

3

定期监测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等指标,评估贫血程度,及时采取输血等支持治疗措施。

观察贫血症状

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感染迹象,遵医嘱给予抗感染治疗。

防治感染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需求,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心理护理

康复训练与健康教育

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和

文档评论(0)

178****44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