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13.2 冰川的剥蚀作用与冰蚀地貌.ppt

(45)--13.2 冰川的剥蚀作用与冰蚀地貌.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挖掘作用

磨蚀作用

一、冰蚀作用方式

挖掘作用

挖掘作用又称为拔蚀作用。这个过程使冰床加深,增大纵比降。

冰劈作用

冰溜面

冰川擦痕

磨蚀作用

磨蚀作用又称为锉磨作用。这个过程使接触面变光滑。

冰溜面

冰溜面上的擦痕和刻槽

二、冰蚀地貌

(1)冰蚀谷

由冰川剥蚀作用形成的谷地,称为冰蚀谷。也称为槽谷。

二、冰蚀地貌

(1)冰蚀谷

“U”形谷,比较宽阔、平直。

谷地两侧有谷肩,谷肩下的谷壁较平直,横剖面呈“U”字形。

冰川退缩后,谷内可见冰川侵蚀留下的微地貌,如羊背石、磨光面等。

横剖面上的谷肩特别明显,常有出口悬在谷壁上的支冰川悬谷。

“U”形谷的主要特点:

冰蚀谷:U形谷

冰蚀谷:U形谷

(2)悬谷

悬谷及成因:主流与支流的压力差

(3)冰蚀湖

青海高原上的冰蚀湖

(3)冰蚀湖

串珠状冰蚀湖

纹泥

夏季沉积速度快,颗粒粗,颜色浅;

冬季沉积速度慢,颗粒细,颜色深。

--冰川湖的典型沉积

纹泥

由细粒的暗色和浅色沉积层交替构成

每一组暗色层和浅色层代表1年形成的沉积

暗色层由粘土组成,系冬季沉积;浅色层由粉沙组成,为其余季节的沉积

在平缓的山地或低洼处积雪最多,由于积雪的反复冻融,造成岩石的崩解,在重力和融雪水的共同作用下,雪窝后壁和侧壁不断后退,将岩石侵蚀成半碗状或藤椅状。

(4)冰斗

(4)冰斗

两个相邻冰川不断扩大,中间形成陡峭山脊。

(5)刃脊

几个方向的冰斗后壁围成的金字塔状山峰,称角峰。

由于雪窝后壁和侧壁不断后退,将雪窝扩大成藤椅状的冰斗;

雪窝后壁和侧壁进一步后退,两个长形冰斗之间形成尖锐的锯凿状山脊,称刃脊;

刃脊

U型谷

角峰

(6)角峰

几个方向的冰斗后壁围成的金字塔状山峰

挖掘

磨蚀

冰床上突起的坚硬基岩,在冰川的刨蚀作用下形成的椭圆形的小丘,就像倒卧的山羊,因此称之为羊背石。

(7)羊背石

羊背石(指示冰川运动方向)

新疆羊背石

文档评论(0)

177****28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爱教育,专注于教育领域创作与分享,让我们共同进步。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