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深部电刺激治疗运动障碍的实践与进展.pptx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运动障碍的实践与进展.pptx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运动障碍的实践与进展汇报人:2024-01-15

目录contents引言脑深部电刺激治疗技术运动障碍患者筛选与评估手术操作过程与技巧术后管理与随访脑深部电刺激治疗运动障碍效果评价挑战与展望

引言01

运动障碍是一类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肌肉收缩和舒张的异常,导致姿势、运动协调和平衡等功能受损。运动障碍定义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癫痫等。常见类型震颤、肌肉强直、运动迟缓、姿势不稳等。症状表现运动障碍概述

治疗方法通过在颅内特定靶点植入电极,持续释放高频电刺激,调节异常神经活动,达到治疗运动障碍的目的。机制解析电刺激可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突触传递和神经元兴奋性,从而改善运动功能。靶点选择根据不同类型的运动障碍选择相应的刺激靶点,如丘脑底核、苍白球内侧部等。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原理

早期探索20世纪60年代起,研究者开始尝试用电刺激治疗运动障碍,最初采用外周神经刺激,后逐渐发展至脑深部电刺激。关键技术突破随着影像学、立体定向技术和电极制造技术的进步,脑深部电刺激的精确性和安全性得到显著提高。临床应用扩展目前,脑深部电刺激已成为治疗多种运动障碍的有效手段,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同时,研究者还在不断探索新的刺激靶点和优化刺激参数,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并发症风险。发展历程及现状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技术02

03电极固定方式为确保电极在植入后能够稳定固定在目标核团内,常采用机械固定或生物胶固定等方式。01电极材料选择常用材料包括铂、铱等贵金属,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导电性能。02电极形状与尺寸根据目标核团的大小和形状,设计不同形状和尺寸的电极,如柱状、片状等。植入式电极设计

根据目标核团的特性和患者的症状,选择合适的刺激频率,通常在几十到几百赫兹之间。刺激频率刺激强度刺激时间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和症状改善情况,逐步调整刺激强度,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根据患者的需求和电池寿命等因素,设置合理的刺激时间,可以是连续刺激或间断刺激。030201刺激参数设置与优化

通过影像学检查和神经心理学评估等手段,确定患者的手术适应症和排除禁忌症。术前评估术中监测术后随访并发症预防与处理在手术过程中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功能,确保手术安全。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估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电极移位等,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及时处理方法。安全性评估及并发症预防

运动障碍患者筛选与评估03

脑深部电刺激(DBS)主要用于治疗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原发性震颤等运动障碍疾病,对于药物难治性患者尤为适用。严重认知障碍、精神疾病、颅内感染等患者不适合接受DBS治疗。适应症与禁忌症禁忌症适应症

运动功能评估采用国际通用的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如UPDRS(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等,对患者运动障碍程度进行客观评估。认知及精神心理评估通过神经心理学测试,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精神心理状态,以排除手术禁忌症。神经影像学评估通过MRI或CT等影像学检查,了解患者颅内结构异常及病变情况。术前评估方法

DBS治疗可显著改善运动障碍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对于帕金森病患者,DBS可减轻震颤、肌强直等症状,提高运动功能;对于肌张力障碍患者,DBS可缓解肌肉僵硬和疼痛,改善姿势异常。预期效果手术风险包括颅内出血、感染、电极移位等并发症。此外,术后可能出现刺激相关副作用,如言语障碍、认知障碍等。医生会详细告知患者及家属相关风险,并共同决策是否接受手术治疗。风险告知预期效果及风险告知

手术操作过程与技巧04

经典入路根据病变部位和手术医生的经验,选择经典的手术入路,如经额叶、顶叶或枕叶入路。个性化入路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设计个性化的手术入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手术创伤和并发症。手术入路选择

靶点定位技术影像学定位利用高分辨率的MRI、CT等影像学技术,确定病变的精确位置。立体定向技术通过三维重建和立体定向仪的引导,实现手术器械的精确导航和定位。

通过术中电生理监测,实时评估手术效果,及时调整手术策略。电生理监测利用术中超声、MRI等影像学技术,实时监测手术过程,确保手术安全。影像学监测结合电生理、影像学等多种监测手段,实现术中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估和调整。多模态监测术中监测与调整策略

术后管理与随访05

刺激参数优化在术后随访过程中,根据患者的症状变化和刺激效果,对刺激参数进行适时调整,以优化治疗效果。刺激参数调整注意事项在调整刺激参数时,需遵循一定的原则,如逐步调整、避免过度刺激等,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个体化刺激参数设置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刺激反应,制定个体化的刺激参数,包括刺激频率、脉宽、幅度等。刺激参数调整策略

药物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症状,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如抗癫痫药物、抗抑郁药物等

文档评论(0)

celkhn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