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4

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小企业在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独特功能,如充当经济增长引擎、创造就业机会以及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等等为中国各界所认可。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在中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但由于中国当前独特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等因素制约,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着许多企业自身难以克服的经济、制度以及法律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在这些难题中,作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融资问题更是首当其冲,成为举国上下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问题及成因

(一)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现状分析

为了对中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有所了解,我们有必要对现有中小企业融资结构有所了解。考虑到目前中国正规金融统计中很少有按照企业规模与贷款分类的统计,因此我们只能在仅有一些总体统计上借助一些典型调查,对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状况做一大致描述。

总体数据

在中国现有正规经济统计中,仅有按照1988年标准对国有及规模(年销售500万)以上工业企业按实物产量反映的生产能力和固定资产原值进行的大、中、小的分类。表1、图1列示了不同规模企业的资金来源结构状况。

表1?1995-2002年不同规模国有及规模以上企业资金来源结构?

单位:%

?

流动负债

长期负债

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率

流动负债占债务比

长期负债占长期资金比

?

95-01

02

95-01

02

95-01

02

95-01

02

95-01

02

95-01

02

大型企业

37.7

38.9

22.3

18.4

40.0

43.7

60.0

56.3

62.8

67.3

35.8

29.6

中型企业

51.1

47.7

18.6

16.1

30.3

36.2

69.7

63.8

73.3

74.7

38.0

30.8

小型企业

52.5

49.1

14.5

11.4

33.0

39.5

67.0

60.5

78.4

81.2

30.5

22.4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6-2003,其中1995-1996统计口径是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1997-2002是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表中95-01列示的是7年的均值,而02列示的是2002年的数值。

图1?1995-2002年中国中小企业资金结构变动状况

2、典型调查

(1)2003年,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曾对中国四川省3个城市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结构状况做过一项典型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表2??2002年四川省3城市中小企业资金来源结构状况

?

内部

银行

亲友

商业信用

其他

创业投资基金

股权

融资租赁

固定资产投资

小企业

83.3

6.0

6.2

1.6

0.4

0.4

?

?

中型企业

77.7

9.7

2.2

3.7

2.5

?

3.0

?

平均

82.2

6.63

5.94

2.06

0.93

0.9

1.0

0.57

流动资金

?

内部

银行

亲友

商业信用

其他

非正规融资

小企业

80.4

7.2

5.7

3.1

1.4

0.2

中型企业

70.9

17.7

2.1

4.3

2.2

0.9

平均

78.1

9.65

5.07

3.25

1.57

0.85

上的障碍及金融监管力量的薄弱,中国非正轨金融发展的环境极为严峻;(8)金融体制“双轨变革”产生的所有制歧视,使得现有中小企业主体——大量的民营企业无法获得应有的融资支持。

中国现行中小企业融资促进政策的执行状况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为了一定程度上缓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状况,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旨在促进、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安排。这些政策的实施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到目前为止中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和资金扶持政策尚处于起步阶段,加之中国常见的政策多变且政出多门所导致融资渠道和政策体系建设完整性和系统性的缺乏以及政府扶持政策的作用对象针对性或重点的模糊,中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问题依旧非常严重。

(一)中小企业(银行)信贷

增强银行的中小企业信贷发放动机,增加中小企业银行融资的可得性是中国目前最主要的政策取向。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中国政府采取了双重措施:一方面是大力推进现有中国商业银行内部机构以及业务变革,另一方面则是建设、强化信用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信贷的扩张构建一个政策性外部支撑体系。

1、针对银行体系的中小企业信贷促进政策

在中国现有的金融机构体系中,虽然也存在一些中小金融机构,如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以及农村信用社等等,在中小企业发展中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要么象股份制商业银行那样定位失当,盲目与国有大商业银行争夺大客户,要么象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那样由于历史、体制转轨以及管理上的原因,目前不仅不良资产比例极高,且很少真正实现了经营机制的转换,均无法在中小企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正是基于此,为支

文档评论(0)

182****661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