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整学生的情绪,防止语言暴力.docVIP

如何调整学生的情绪,防止语言暴力.doc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调整学生的情绪,防止语言暴力

我从教26年来,接触过许许多多的同学,也和许多的学生有过深度的交流。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学生会因曾经被同学有意无意的不尊重对待而难以自愈,也有的同学正在经历着来自于周围同学给予的不尊重行为。我们可能会觉得只有以拳打脚踢、推撞绊倒、拉拉扯扯等肢体接触的方式才会对他人造成伤害,实则语言的暴力化表达、某些无意动作是更具伤害性而又不易察觉的行为。2011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身体攻击和言语等无形伤害激活的是我们大脑相同的脑回区,换句话说,我们从他人言语中受到的伤害是等同于身体伤害的。例如班上有人个子较小,有人体型较胖,有人皮肤较黑,有人睡觉打呼噜,脸上会长青春痘,有人有习惯性的特殊动作,有人说话的声音可能与大多数人不一样,我们可能对于他们的这些生理及其他特征反复提及甚至嘲笑,给他们取一个自认为符合事实的外号,甚至下课后跟他们开一些我们自以为好玩的玩笑,在课堂他们回答老师问题的时候,起哄、高喊他的外号,在全班同学、老师面前暴露他们在宿舍的隐私;诸如以上这些,你可能觉得这是一个个有趣的玩笑,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不妥,还可能若无其事的问被开玩笑人:“你开得起玩笑吧!”,于是他们只能回答“没关系”。可是他们真的没关系吗?当同学对我们说出她的秘密时,我们可能会出于一些目的或者只是八卦心理,在没有经过别人的同意时把她的秘密告诉其他同学,她的秘密便不再是秘密,甚至被当成笑料广为流传;我们可能因为不喜欢某个同学,拉着其他人一起排挤、孤立她,对她冷言冷语或者干脆不与她交流;在学校或者网络上散布关于他人的消极或者不实的谣言,传播负面理念,甚至进行人身攻击;我们也可能将自己的消极情绪以谩骂、发泄等方式转移到他人身上,还美其名曰我是跟你关系好才会把最真实的自己表现在你面前……

刚刚列举的这些都可能是真实存在于大家身边。但是这些我们觉得不足挂齿的事情,对于受伤者来说真的不是“没关系”。这些对他人的伤害,都可能会酿成悲剧。这些有意无意的行为,这些我们眼中的小打小闹,也许会给那些陷入痛苦漩涡的同学,带来一道又一道的伤疤,这是玩笑吗?不,这是一种不尊重同学的行为,是恶意的伤害。

是什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发生呢?

对于伤害行为的发出者来说,我们在有意识的模糊玩笑与伤痛的界限。殊不知那些异样的眼光、低声的窃笑、不屑的语气词,有的时候,会给身边的人带来比生理伤害更加严重的创伤。不幸的是,这些伤害我们很多人不以为意,而有的往往不被察觉。我们也许轻易地忘却了自己的行为与过错,然而被伤害的那个人却永远也回不到最初的模样。相对于这种无意的伤害,少部分可能真的就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中达到自己的目的,想要在同辈群体中获得关注,想要建立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集体,想要在特定的领域维护和提升自我价值,不管是哪一种目的,都不能建立在伤害别人的基础上实现。

从伤害的承受者方面说,这是个体性格与人生特殊发展时期双重作用导致。十五六岁的高中生往往比较敏感,缺少人际交往能力,有一定的焦虑情绪和不合理观念,格外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与看法,会忍不住怀疑别人说某句话的目的是不是针对自己,他人是不是在背后说自己坏话,这就让他们很容易受到来自别人无意识的伤害。这些同学可能一面表现得不在乎,而实际上又使自己陷入更加消极和悲观的情绪当中。另外,从玩笑与不尊重中受到伤害的只有他们吗?我们不会知道那些被我们取外号的同学有多苦恼,我们也不会知道当有的同学在被开玩笑时,有多么想要大吼一声:“别说了!”;我们更不会知道那些被别人在网络等公开场所说坏话的人有多么想要逃离这个让他们瑟瑟发抖的群体。为了避免这种伤害,希望大家都能够友好地对待他人,因为我们想要别人怎么对待我们,我们就要怎么对待他人。正如有一句话说:“送花的人周围满是鲜花,种刺的人身边都是荆棘”。

从旁观者的角度看,我们又不仅仅是旁观者。同学们,当一个个闹剧产生时,你是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会不会觉得反正我没有做、说的也不是我,那就与我无关,我只是听听笑话就好了。但是请扪心自问,我们真的不会有“大家都这么做,我也这么做”的心态吗?我们能保证自己的行为不会受到个体、集体和环境的影响吗?确实,以我们的能力很难做到客观地看待某件事情。前段时间,“寻亲男孩”刘学州的事迹火爆网络,他出生时被父母遗弃,寻亲成功后又因亲生父母单发面发出的声音遭遇网络谩骂,最终在7000字绝笔长文后,离开了这个世界,虽然最后网络还他清白,此时终究为时以晚。其实网络骂人这件事情,往往真相如何只有他们最亲密的亲人好友知道,但是事情在往外传播的过程中,别人根本不会关心发生了什么,只是关心这个话题,添油加醋,三人成虎,身份角色的转换只是一瞬间的事情,我们可能从恶性事件的旁观者变成协助者、强化者,最终形成雪崩,而我们就是其中一片雪花。

我们谁也不

文档评论(0)

150****123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