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doc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共20分)

1、公共生活,人们的行为是________的,人们更要注意自己的________,展示自己良好的形象。

2、孙中山第一次提出________这个影响深远的口号。

3、每个人既是文明礼貌的__________,也是和谐美好的__________。

4、求新是________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求新就要________。

5、公共生活需要有良好的___________来维护。

6、父母对子女有________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_________的义务。

7、平等友善可以传递________。

8、良好的________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稳定和________的基础。

9、人人有权参与公共生活,利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享受公共利益。

10、“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人们的________有着很大的差异。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抗日战争历时()年。

A.10年 B.14年 C.13年

2、公共生活不包括()。

A.和家人逛商场 B.和父母在家看书

C.去博物馆参观 D.到图书馆看书

3、你认为与别人沟通时,()会让对方心理受到影响。

认真倾听B.左顾右盼,四处张望

C.积极回应D.不打断别人发言

4、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挂失。

A.银行 B.车站 C.派出所 D.邮局

5、下列不属于家庭责任的是()。

A.提高成绩 B.赡养老人 C.抚育子女 D.感情交流

6、“仁”是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的核心思想。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7、“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出自于()。

A.朱子家训 B.诫子书 C.诗经 D.论语

8、下面哪个活动是你的公共生活()。

A.在姥姥家帮妈妈做家务B.在家认真完成家庭作业C.和同学看电影

9、长征途中,红一军方面翻过的第一座大山——()。

A.井冈山 B.大凉山 C.夹金山 D.乌蒙山

10、我们小学生能做到自理自立的表现是()。

A.自己挣钱养活自己B.不上学照顾妹妹C.自己收拾自己的房间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中国重返联合国大舞台,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各国与中国的友好关系,并为中国后来的开放政策创造了良好条件。()

2、鸦片战争以北洋政府的妥协求和告终。()

3、政府提供或修建的公共设施,与我们个人无关。()

4、火把节是彝族、白族和纳西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

5、赵州桥是由战国时期著名工匠李春设计建造。()

6、我们坚决不去不适宜未成年人出入的场所,如酒吧、网吧、歌厅等。()

7、书是传播文化的使者,也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8、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9、劳动委员小强经常组织公益劳动,让我们在劳动中成长。()

10、天下之本在家。()

四、连线题。(共10分)

1、将名人与其称呼连起来。

杂交水稻之父李四光

地质力学的创立人袁隆平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孙中山

两弹元勋林则徐

禁烟民族英雄李大钊

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邓稼先

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邓小平

五、简答题(4小题,共30分)

1、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家人对自己的爱?写一写吧。(至少写三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革创新的实践以及“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48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