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洋品牌”的镀金术.docx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来走势及营销招术有那些呢?

扯“洋”皮做大旗

只要用以下“精湛”的营销策略和手法,即可炮制出一个冠冕堂皇的“洋品牌”。

先到境外开“出生证明”。注册洋身份对不少假洋品牌来说很有必要。一些企业在国外注册一家“空壳”公司和品牌,然后以外资或者国外品牌的名义回到中国生产和销售,就摇身一变成为来自国外的品牌。事实上该品牌除在国外注册外,均与该国无关,如许多热水器产品打出英国、美国背景,而音响产品则纷纷打出丹麦、德国背景。

有了境外开出的“出生证明”,以后万一东窗事发,顶多牌子受损,不会受法律制裁。有的甚至连注册商标都没有,所有生产、销售都是在国内完成的。

然后就是取个洋味十足的名字。名字很关键,要够洋味还要好记。比如,为了创造一个“法国名牌”,命名时要参考大量法国历史及传说,品牌的名称本身要充满着浪漫的异国风情。品牌的名称确定后,就花钱去法国注册该商标。

有一些本土品牌把英文名字直接翻译为汉语做品牌名

称,它们虽未明确表示自己是“洋品牌”,但却充满了“洋味”。还有不少牌子干脆就是国外一个地名,充满魅惑。

接下来就是有技术含量的工作了,需要包装品牌历史文化。为了让“品牌”具有更深的文化底蕴,不少“假洋品牌”都会编造一套“源远流长”的历史和传说,至少也得说有几十年的根基;再随便搞个比较深沉的外国人照片,说是著名设计师或者品牌开创人;还要编造一个品牌发展历程的故事,情节不能太危(wei)险。拍摄户外广告或者电视广告,自然也要请特“纯种”的老外做模特,以昭示其“洋”得名不虚传。

许多假洋品牌打的就是法律的“擦边球”。手法包括含糊其辞地号称“享誉全球多年,进军中国市场”;于国外开设一家与国内企业名称相同或者相似的企业,以此来宣传自己是国外企业;自称属于某个外企业集团;将未注册的商标或者正在申请过程中的商标宣传为注册商标,将商标注册申请受理通知书作为拥有注册商标的证明;没有专利技术却谎称拥有专利技术或者把他人专利技术谎称为自己的专利技术等。

而达芬奇家具这次使用的,是出洋“镀金”再运回来的方法。如果需要,还可以把产品装到船上运到国外,通过在国外注册的公司的操作,运回来就是“真正”的洋货了,产地、型号、质检一应俱全。一些产品拿到海关报关单,身价就猛增几倍。一些商家就是利用报关单,宣称自己每批产品都是进口的。

千奇百怪的营销招术

“假洋品牌”出炉,接下来就是市场营销了,商家的“忽悠”手法更是层出不穷。

第一招是故弄玄虚、无中生有。由于直接假冒国际品牌的风险过大,一些国内厂商便利用消费者对国外品牌的信任和法律上的漏洞,去国外注册一个空壳公司和一个洋味十足的商标名称,然后通过授权把“洋品牌”授予国内公司运作。

这种手法用得最成功的“假洋鬼子”就是香武仕了。香武仕自称缘自于丹麦,前身是1932年于丹麦哥本哈根建立的一个声学研究机构,是一个专业生产音箱、历史比较久的品牌。此外,它的产品上还印有丹麦“皇冠”,作为身份的象征。

但是,真到丹麦去看看,就会发现按照它所写的公司地址去查询,根本找不到这家公司。此外,丹麦皇冠是皇室的象征,未经许可是不允许随意使用的。而在香武仕的注册资料中,压根就没这方面的资料。

那香武仕究竟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呢?前几年,终于有人披露:这家所谓的拥有70多年历史的著名音响公司,居然只是一家位于东莞市高步镇卢村生产音响的小工厂,而其所做的一切,实际上只是在丹麦注册了一家公司和一个品牌而已。

第二招就是勉强傅会、生拉硬扯。把两件原无关联的事

物强拉硬扯地放在一起。在创造历史这招中,勉强傅会的戏法可以说是用得最频繁的。比如,创造一个“假洋品牌”香水的历史故事,品牌营销策划师可以在滑铁卢战役的故事中加之一个用某某品牌香水的美女诱惑了拿破仑,导致一代天骄一败涂地的故事。

第三招是肆意夸大、虚假炒作。某些商家为了令他们的“假洋品牌”为消费者所接受,不惜泯灭商业良心,信口开河,把产品的功效和受欢迎程度夸大得无以复加。自从家居建材行业出了“欧典”地板事件之后,不少企业学聪明了,再不敢明目张胆地去包装和标榜自己的“洋出身”了。不少企业就打起了“擦边球”――或者找个国外设计师,或者在广告中挂一个外国美人,让消费者发挥自己想象的翅膀吧。

固然,“假洋鬼子”盛行与中国的一些行业漏洞有很大的关系。一个根基不实的企业,手里攥着像“3#8226;15标志”,“环境标志认证”这样能够唬弄消费者买单的认证,就能够构建一个维持六七年之久的“欧典神话”。我们每天都会从各种媒体中听到或者看到关于欧典地板的广告、宣传、报导,这些宣传增加了神话的可信度,也就增加了欧典欺诈的祛码,让消费者根本无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1****59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