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近代流民史研究综述.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近十年来近代流民史研究综述

摘要:流民问题一直以来是困扰中国社会的大问题。本文简要回顾近十年来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研究,并对未来对此问题的研究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近代社会;流民;研究综述

从古至今,流民从未消失,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多次人口大迁徙、中央政府实行的屯垦戍边以及近代以来因天灾人祸而引发的流民潮等,流民一直是中国社会普遍的社会现象,而近代以来其更是日益严重。研究中国近代社会的流民问题对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多年来备受学界关注。近十年来,众多专家学者,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其研究之中,使流民研究硕果累累,并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

近十年来,有多部近代流民史论著问世。

表一近十年来近代流民史论著简表

著者

书名

出版社

出版年

池子华

中国近代流民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6

池子华

中国流民史(近代卷)

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1

池子华

流民问题与社会控制

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1

池子华、朱琳

中国历代流民生活掠影

沈阳出版社

2004

池子华

农民工与近代社会变迁

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6

上述著作均为池子华先生所撰。

《中国近代流民》一书对近代流民现象发生的原因,流民的空间位移、流民的职业流向、流民对近代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解决流民问题等,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跨学科的考察,提出了流民文化现象等众多值得研究的问题,具有开创性意义。在《中国流民史.近代卷》中,作者则是通过多年的学术研究建立起一整套近代流民研究的框架,作者在对近代中国流民发生的原因进行系统分析后,认为近代中国流民的产生是各种因素的合力相互作用的结果[1]。书中,作者具体考察了几股流民洪流和流民的职业选择,对流民对于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做了全面细致的分析,最后作者还重点介绍了近代中国政府为解决流民问题而采取的措施及成效,其中包括了民国年间具有代表性的三种学术流派对流民问题的解决措施。该书对于《中国近代流民》一书而言是一种很好的补充,该书很好的弥补了《中国近代流民》一书在内容和体系上的欠缺,两者互相参照、互相补充。

《流民问题与社会控制》集中就流民问题发生机制、流向选择和生存方式做了详细的论述,据此总结出解决流民问题的十大模式。而《中国历代流民生活掠影》则作为一本学术通俗读物,以流民问题为主线,从历史的横向和纵向分专题论述,再现了历代流民生活的实态,起到了历史为现实服务的效果。

近十年来,由于多学科理论方法交叉运用于历史学研究,加上当代“民工潮”汹涌澎湃的现实,让流民问题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出多部专著的出版外,论文成果也层出不穷。学者们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近代流民产生的原因

流民古已有之,历代统治者无不把‘安辑流民’作为施政的要项,但是由于封建的剥削制度,使得流民问题始终就得不到彻底的根治。从晚清到民国,流民已普遍于全国的任何一个地方,并且日益严重化。近代社会作为一个特殊的的转型时期,流民的产生原因也就不能不具有时代特点。池子华《宗族‘裂变’与近代中国流民的产生》一文指出宗族人口的不断膨胀产生了人多地少的矛盾,而该矛盾又直接刺激了流民的生成[2]。池子华、李红英《灾荒、社会变迁与流民—以19、20世纪之交的直隶为中心》一文则是通过对资料的梳理,揭示出流民现象的与灾荒和社会变迁的内在关系[3]。池子华《民国时期苏南农民分化流动的‘激素’》一文则从经济的角度阐述了工业发展和城乡经济差别的拉大,对于农民走进城市而成为流民起到的“引诱”作用。王艳菊、李春会《论人口压力与近代淮北地区流民现象的产生》一文主要是为了论述淮北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当地过大的人口压力和流民多发这三者之间的关系[4]。马陵合的《流民与上海租界社会》一文则是以租界这一特殊地方为切入点,通过考察流民与租界社会的关系,说明租界这一对中国近代化起到一定程度促进作用的特殊社会环境对于流民向心运动产生的一种拉力[5]。张素薇《现代农村流动人口与传统流民之间的差异—从发生条件上考察》在分析了传统流民和现代农村流动人口产生的不同原因之后,指出现代农村流动人口在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下纷纷涌向城镇,这种大规模的人员流动已不同于传统流民仅仅为了生存而被迫流亡他乡的现象,它不仅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常态,而且还是社会进步的结果[6]。

(二)流民的流向问题研究

流民的流向问题包括空间位移和职业流向这两个方面。

学术界一直比较重视流民的空间位移研究,对此取得了众多的研究成果。池子华《近代流民“漂洋”现象》一文对近代流民“飘洋”现象进行了考察,指出了近代流民漂洋的驱动力,分析了飘洋现象对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7]。而高乐才《近代中国东北移民历史动因探源》一文关注的则是趋边流,文中将近代以来内地人口向东北移民的成因归纳为:一方面是来之原住地的推力,另一方面是来之移驻地

文档评论(0)

182****661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