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论文.docx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校管理论文

学校环境教育论文

学校环境教育论文(1000字)

人类生活在特定环境中,与环境保持着密切的互动关系。我国有孟母三迁的故事,也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古训,这些都体现了环境对人的影响力。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人们似乎也一直没有忽视教育环境的运用和改善,但对环境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认识还不够深入,运用的力度也不够充分。笔者认为,环境就是教育。学校环境教育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使身处其中的学生受到启发和鼓励,自觉、自然、自愿地规范自己的言行,从而引导个体健康发展。

一、学校环境教育的概念

学校环境教育是指在学校范围内,除受教育者个体之外,由设施、制度、氛围、语言、人际关系等因素构成的具有教育功能并影响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环境综合体。

学校环境教育有别于教育环境。前者注重环境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前瞻性,后者则偏向于辅助性和协同性。学校环境教育着重环境本身对学生的引导、启发和鼓励,重在通过环境感化来促进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教育环境则强调教师对环境的运用和改善,以配合实现教育目标,重在学生为实现自身价值而对环境的适应性。这种区分虽有过分简单化的风险,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环境教育与教育环境确实存在着交叉和重合。关键在于如何挖掘两者的积极因素,使其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道路上发挥更多的能动性和正相关作用。

二、学校环境教育的理论基础

涉及环境在教育中作用的理论有很多。场理论的奠基人勒温认为,人的行为由个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决定,即B=(P、E),其中B代表行为,P代表人,E代表环境。个人-环境适合理论的提出者斯滕认为,个人需求与环境压力的积极一致有利于学生发展。情景认知论者则认为,思维和学习只有在特定情景中才有意义,所有的思维、学习和认知都处于特定的情景脉络中,不存在非情景化的学习。

以上理论为环境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一定依据。学校环境教育重视环境在学生自我发展中的主动性、自然性和参照性,强调以友善的环境感化人,特定的学习情景促进人,多变的环境创造人。学校环境教育提倡环境育人,关注环境是否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能否在学校这一特定场合发挥其教育导向功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然而,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人们对学校环境教育的重视还相当不足,常常将其等同于教育环境,这必然导致学校环境教育不作为现象的出现,成为束缚教育效果的一大瓶颈。

三、学校环境教育的分类

构成学校环境教育的因素有很多,从教育环境内容和方法的角度来看大体上可划分为以下三类:(1)硬环境(2)中性环境(3)软环境。硬环境属物质层面,包括设施、规模、自然环境等表层实体。中性环境属制度层面,包括校纪、班规、奖惩机制等制度规范[3]。软环境属人文层面,包括语言、观念、氛围以及师生互动中的关系等,该层面主要体现在以学生为中心,具有人文价值的倾向。以上三类随着社会的变化呈动态性发展,尤以人文层面为要。

四、学校环境教育的功效

学校环境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及综合能力、素质的提高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环境教育可产生以下功效:

1.定其位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他们身心的`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可能性,在他们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各种特征都还处在变化之中并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这种可塑性又分为他塑和自塑),学生愿不愿意以及怎样塑造自我,才能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一个重要的方面要看是否真正了解自己,能否正确界定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真正做到知己知彼,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定位来作为个体发展的阶段性目标。环境教育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发,以场理论、个人与环境的适合理论、情景理论以及刺激反应理论等作为其理论基础,通过个体与外在环境诸因素的相互作用对个体进行正相关的刺激和影响,以求个体对自身有一个恰如其分的定位,从而为实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这一目标奠定必要的基础。需要强调的是,环境教育背景下的学生能够正确界定自己的位置并实现重新定位,这一情感认知的获得有别于传统教育,它通过周围具有教育功能的、单个的或者综合的环境因素作用,突发性地或者潜移默化地使置身于环境中的个体惊醒或感悟,从而使角色转变的实现有了极大的可能性。

明确自身在群体中的位置,这只是个体发展有了可能性,可能性的最终实现要通过“明位———定位———明位———定位———”的反复交替。也就是说,先做到知己知彼,明确自身已经处在什么样的位置,在此基础上,结合各方面的实际,给自己定一个层次面稍高而且是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位置,目标实现后,再界定自己的位置并重新定位,如此反复,循序渐进。

总之,学校环境教育正是靠其自身的影响及感召力,使个体感受环境、融入环境并通过个体不断地理性定位,来促进自身的发展。但令人深思的是,学生在明其位以后,是否真的能够按照我们的意图来定位?定位的方向是正向还是反向?假设是正向,那么,什么力量能够使

文档评论(0)

186****89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