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训练说课稿--.ppt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感觉统合器械的认识与操作》[早期教育专业]

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1234设计思路5目录ONTENTS教学过程6特色与反思7

教学内容分析PART1第3页教学内容分析《常见感觉统合器械的认识与操作》是《婴幼儿感觉统合训练》课程第四章儿童感觉统合器械操作与技术要领第一节的学习内容。本部分的学习内容在整门课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首先对前三章感觉统合及感觉统合失调与评估等基本理论知识与能力起到巩固、提升的学习作用;其次对第四章感觉统合三大核心能力——触觉、前庭觉、本体觉训练技术要领学习提供训练项目设计与组织实施的思路、知识经验和技术支持。2个课时共90分钟

PART2学情分析

第5页学情分析PART2对象本门课的教学对象是早期教育专业大二学生,每班平均人数26人,班额小,适合在实训室进行小班教学初始能力学习者已经学习了专业基础课程,了解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与保育教育规律,同时学生均具备弹、唱、跳、说、画等专业技能,对移动、网络等智能终端兴趣浓厚并且能熟练应用价值观这门课程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自学学习能力强,喜欢和同学进行合作,团队合作和实践能力强。

PART3教学目标

第7页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PART3(1)认识常用的感觉统合器械的名称、结构及主要用途;(2)熟练掌握A架、滚筒、万象组合的操作要领和适用的游戏;(3)能够正确使用各种器械进行简单的感统训练游戏操作演示活动。(1)通过移动、网络学习平台等信息化手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达到教学目的;(2)通过实训练习,使学生亲身体验感统器械的操作方法,培养学生利用感统器械设计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游戏的能力。(1)引导学生关爱幼儿,对早期教育事业产生浓厚的兴趣,重视儿童感觉统合问题及其训练,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2)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合作精神,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PART4教学重难点

第9页教学重难点PART4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对A架、滚筒和万象组合器械结构、功能和操作方法的认识。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使用A架、滚筒和万象组合器械进行感统游戏设计并灵活运用操作方法进行游戏演示活动。

PART6教学过程

第13页教学过程PART6通过课堂派网络学习平台布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引出本节课内容,为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做铺垫。利用课堂派网络学习平台及网络资源分别就A架、滚筒和万向组合器械的结构、功能、操作方法等自主学习,合作演练。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前活动

第15页教学过程PART6课中活动1.情境导入,激发思考播放《秦勇和儿子大珍珠的故事》,说明感觉统合器械在感觉统合训练中的重要作用。目的:创设情境,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小组展示,检验成果各学习小组按顺序依次上台展示课前的学习成果。讲解器械的结构、功能和操作方法,并针对该器械展示两个自主设计的感统小游戏,并说明训练原理。目的: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并检验学生课前自主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成效。

第16页教学过程PART6课中活动3.实践练习,巩固新知各小组交换器械进行学习交流,练习操作新器械,并设计展示训练游戏,教师评价。目的:强化学生知识体系建构和操作能力的发展。4.总结评价,把握重点

PART7特色与反思

第19页1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学习—实践—再学—巩固—拓展的学习过程;同时在理念上落实“以学生为本,自主探究”教育教学理念。2学生为本,自主探究34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贯穿课堂内外,将课前、课中及课后活动有效衔接。任务驱动,合作探究通过课前活动、实践练习展示、课堂实录等采取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自评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形成生成性资源,重视生成资源的再利用多元评价、资源生成依托课堂派网络学习平台提供碎片化数字教学资源,进行学习;通过课堂派网络学习平台反馈学习情况,了解学习状况,满足学习平台资源,辅助教学教学特色PART7

第20页教学反思PART712本课程是动态的生成性课程,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和临时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学必须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信息不断反思,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实现教学相长。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学习信息化教学设计,提前设计制作课件和微课,设计课程时需要更多的融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谢您的观看

文档评论(0)

好文精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