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前国际形势看中国政府的外交政策.ppt

从当前国际形势看中国政府的外交政策.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中东、北非地区出现局势动荡,西方国家军事介入利比亚国内危机。自去年突尼斯发生民众街头抗议以来,埃及、也门、巴林、利比亚等中东、北非国家先后出现大规模示威抗议活动。突尼斯、埃及总统先后下台,利比亚国内混乱演变成内战,法英美等西方国家对利比亚政府军发动军事行动,北非安全形势进一步恶化。中东、北非部分国家局势出现剧烈动荡,有深刻的国内和国际原因。1.民生问题恶化是导火索。此次出现动荡的中东、北非国家经济结构单一、贫富悬殊,失业率居高不下,国家经济基础脆弱,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粮食价格上涨影响,经济和民生困难加剧,社会矛盾激化。2.体制僵化导致各种矛盾集中爆发。家族式专制统治盛行,贪腐成风,政府公信力下降,民意基础削弱。3.西方国家推波助澜造成危机升级。4.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成为重要推手。讨论中国外交战略调整与否,首先要认清四个问题:中国对国际形势的总体判断;中国对自身的国际定位;中国外交路线是否调整调整;中国国家战略重心的确认。主管外交事务的国务委员戴秉国去年12月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上发表题为“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9000字长文,详细阐述了下一个五年中国外交的总体战略。首先,关于国际形势,报告指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新世纪头20年由国际形势总体和平、大国关系相对平稳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提供的发展机遇就可能丧失”。“发展中大国”是一种双重身份:一方面,中国是一个大国,我们要承担更大的国际义务必不可免,但必须量力而行;另一方面,中国仍是一个典型的发展中国家,人均GDP甚至远在很多发展中国家之后,我们仍要强调自己的发展权益。其次,关于中国对自己的国际定位,在现阶段中国仍应以促进国内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重心,要正确地将自己定位为“发展中大国”。美国到底还行不行?最近有点烦奥巴马在2011年1月27日的国情咨文演说中强调他“不接受美国退居第二”。客观地从综合国力角度分析,中美两国之间的实力差距仍然十分显著。中国还面临着软硬实力发展失衡、力量和影响相互分离等问题。未来十年,中国必须继续在“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上狠下功夫,在建立良好国内治理、重塑核心价值观和提高外交动员能力方面加大作为,为国家整体能力的增长提供支撑。第三,关于中国的外交战略是否需要调整。近几年国内掀起了一场关于要不要继续坚持“韬光养晦”战略的大讨论,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实力增强了,应该抛弃韬光养晦路线,在遭遇主权纠纷和利益冲突时主张中国“勇于亮剑”,“该出手时就出手”。中国海军演习范围和岛链中国海军演习范围和岛链中国海军演习范围和第一岛链、第二岛链戴秉国在《读本》中阐述,中国的战略意图就是4个字:和平发展,即对内求和谐、求发展,对外求和平、求合作。不当头、不争霸、不称霸,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和战略选择。“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主要内涵是中国要保持谦虚谨慎,不扛旗、不扩张,是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思想相一致的。近年来国人面对外部世界的心态日益复杂。2010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首次提出希望中国扮演“负责任的领导角色”,要求中国承担更大的维护国际体系的责任。欧洲、日本等金融危机的“失势”大国的失落感和危机感增强。中国应该承担与我国国力和地位相适应的国际责任和义务,但不做超出国力和发展阶段的事情。对我们而言,必须避免把国内的刚性施政手段反映到对外关系中,要秉承一种开放、健康、包容的心态,从自己的政治传统中汲取和发扬“持强势而示弱,外柔内刚”的王道,不惧战,但不挑战,稳步推进国际政治民主化。第四,中国的国家战略重心在国内,即在本世纪头25年里建成以实现公平、公正与和谐为特征的全面小康社会,政府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稳步推进政治、经济、社会体制改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戴秉国在文中指出中国的核心利益,“一是中国的国体、政体和政治稳定,即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二是中国的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三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这些利益是不容侵犯和破坏的。”中国真的很强了吗?经济结构性矛盾发展不平衡对外开放抗风险能力较弱资源禀赋较差科技创新能力不够强……几组数据:2009年中国城市化率:46.6%,世界:50%每万元GDP消耗钢材、铜、铝等为世界4-6倍单位资源产出水平:1/6德国,1/10美国,1/20日本,每吨标准煤产出率785美元,相当于日本10.3%,欧盟16.8%,美国28.6%科技研发投入占GDP1.45%,OECD国家:2.25%,美国、日本近3-4%当前中

文档评论(0)

优美的文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