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3学年云南省昭通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专项模拟试题(AB卷)含.pdf

2024-2023学年云南省昭通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专项模拟试题(AB卷)含.pdf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2-2023学年云南省昭通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专项模拟试题

(A卷)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

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本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两个世界,两个李白

裴斐

李白主要是个活动在.上层社会的政治抒情诗人,其主要作品是以怀才不遇为基本主题的

政治抒情诗。这些作品,在抗议统治者压制和埋没人才的同时,还通过对宫廷腐败、政治黑暗

以及穷兵黩武的开边政策等的揭露和攻击,预示并真实地反映了唐帝国盛极而衰的历史过程。

李白还有其他一些作品,并未涉及政治,而是歌咏游仙、隐逸、游山玩水等,于闲情逸致中时

而流露出“奈何天地间,而作隐论客”(《送岑征君归呜皋山》)的深沉痛苦,有时突然唱出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的高调,有时又发出“我本

不弃世,世人自弃我”(《送蔡山人》)的低吟,便都说明他的高蹈忘机是一种假象,其实是他

政治失意时排遗苦阿的一种方式(有时这也是他抬高从政身价的一种方式),同样可以从中看出

怀才不遇的主题。

此外,李白诗中还有另一个常见的主题:人生若梦。这在以《将进酒》为代表的饮酒诗中

表现得最鲜明。李白歌咏的人生苦梦,从主导方面说,并非出于对人生意义的虚无主义见解,

相反它是由于积极入世的人生理想无法实现而发出的激愤之辞,同怀才不遇的抒情一样充满失

望的痛苦和反抗的激情,表达出对现存社会秩序的怀疑和否定,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这两个

基本主题贯穿着李白的大部分作品,从中我们看见的李白是高傲的李白、由于感到没有出路而

忧愤不已的李白、放浪不羁并对许多公认的神圣观念表示轻蔑的李白、“世人皆欲杀”的“狂

人”的李白——这就是上层社会中的李白,其言语行动均表现出鲜明的叛逆性格。

然而,从李白诗歌中还能看出另一个世界和另一个李白。这个世界里的李白不谈政治,也

很少发牢骚,而主要是赞美大自然的壮丽景色,歌咏友情,抒发思乡、相思、惜别、怀古这样

一些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共有的感情(均不具有特定的社会内容);其中出现的人物形象,如游侠、

商人、歌妓、农民、农妇、船夫、工匠、酒叟、当垆女、采莲女等等,绝大多数属于下层社会。

诗人笔下的这个世界充满光明和人生的情趣,从中看见的李白主要给人以天真纯朴和性情温和

的印象——这就是在日常生活和同下层社会接触中的李白,表现出人人都会对他感到亲切的平

第1页/总24页

民性格。

上层社会中的李白是“狂人”的李白,最引人注意的是他的叛逆性格;在大自然怀抱、日

常生活以及在同下层社会接触中的李白是普通人的李白,最引人注意的是他的平民性格。两个

李白相互映辉,相得益彰。正因为“狂人”的李白是那样骄做狂放、目空一切,我们才更加喜

爱他在自然界、日常生活和在同下层社会接触中表现出来的平民性格;同样道理,正因为普通

人的李白是那样温和平易、热爱生活并富于情趣,我们就更加同情他在上层社会表现出来的叛

逆性格。

(选自《李白与月一兼论李白性格的叛逆性与平民性》,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借政治抒情诗和游仙、隐逸、游山玩水等题材诗表达怀才不遇的基本主题。

B.李白政治抒情诗反映了唐帝国盛极而衰的历史过程,表明他更是一个爱国诗人。

C.上层社会中的李白言行具有叛逆性格,比如高做、放浪不羁、轻蔑神圣观念等。

D.上层社会中的李白谈政治、发牢骚,下层社会中的李白写日常生活性情温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怀才不遇和人生若梦两个诗歌主题角度,论述了,上层社会世界李白的性格。

B.文章列举李白诗中游侠、商人等下层社会形象,是为了论证他诗歌题材的丰富性。

C.使用“此外”“还有另一个”“然而”等词语,从而使文章内容清晰,过渡自然。

D.文章采用分总论证结构,先分别论证两个李白的不同,后论证两个李白的交融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诗人,李白主要是政治抒情诗人,然后才是赞美自然、歌咏友情的平民诗人。

B.李白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各类考试卷精编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中国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