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诊断标准(代替GBZ 185—2006).pdf

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诊断标准(代替GBZ 185—2006).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GBZ185—2024

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诊断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的诊断原则及诊断。

本标准适用于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三氯乙烯引起药疹样皮炎的诊断。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标准。

GBZ/T157职业病诊断名词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Z/T15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medicamentose-likedermatitisduetotrichloroethylene

因接触三氯乙烯引起,以皮肤、黏膜急性炎症性反应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变应性疾病。

注:常伴有发热、肝脏损害、浅表淋巴结肿大及压痛等表现。

4诊断原则

根据接触三氯乙烯的职业史,出现皮肤、黏膜急性炎症性反应,常伴有发热、肝脏损害、浅表淋巴

结肿大及压痛等表现,参考职业卫生调查资料,必要时结合特异性变应原斑贴试验结果,综合分析,排

除其他原因所致的类似疾病,方可诊断。

5诊断

5.1有明确的三氯乙烯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5.2初次接触当天不发病,一般需经过5 d~60 d或更长的致敏阶段即潜伏期才发病,但常不超过80 

d;一旦致敏后,如再接触,常在24 h内发病。

5.3皮肤损害表现为急性皮炎,多呈剥脱性皮炎,部分为多形红斑、重症多形红斑或大疱性表皮坏死

松解症(见附录A);常伴有发热、肝脏损害、浅表淋巴结肿大及压痛等表现。

5.4临床表现符合本标准第5.2条和第5.3条,怀疑为三氯乙烯所致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不明确者,

可进行特异性变应原斑贴试验(见附录B),结果呈阳性变态反应。

5.5符合本标准第5.1条+5.2条+5.3条或第5.2条+5.3条+5.4条,可诊断为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

皮炎。

6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皮肤损害的基本特点和临床类型

见附录A。

1

GBZ185—2024

7特异性变应原斑贴试验

见附录B。

8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参见附录C。

2

GBZ185—2024

附录A

(规范性)

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皮肤损害的基本特点和临床类型

A.1基本特点

皮肤损害表现为急性皮炎,多呈剥脱性皮炎,部分为多形红斑、重症多形红斑或大疱性表皮坏死松

解症。皮肤损害常初见于直接接触或暴露部位,如手、前臂、颜面部、颈或胸部等,之后迅速蔓延至全

身,呈对称性和泛发性;但亦有起病即呈泛发分布者。常伴发热、皮肤瘙痒、浅表淋巴结肿大及压痛,

肝脏亦常同时受累。病愈后可遗留色素沉着。严重者头发、指(趾)甲可脱落。

A.2临床类型

A.2.1剥脱性皮炎

皮肤损害开始为对称性、散在性红色斑丘疹,于1天至数天内发展到全身,皮疹处可肿胀,部分可

融合呈片状红斑。严重病例皮肤损害达到高峰时,全身呈弥漫性鲜红色水肿性红斑,面部肿胀显著,常

有渗出及结痂,口腔黏膜也可累及。约1 w~2 w皮疹转暗,脱屑增多。鳞屑大小不等,可从细糠状至

片状,掌跖处由于皮肤较厚,可呈手套、袜套样剥脱;皮肤干燥绷紧,颈、口角、关节和前胸等处皮肤

常发生皲裂、渗出和继发感染。皮疹和表皮脱落可反复多次,逐次减轻,最后呈糠麸样,病情逐渐恢复

正常。

A.2.2多形红斑

皮肤损害具

文档评论(0)

明明如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保设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