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5899—2024玉米顶腐病防治技术规程.pdf

DB13T 5899—2024玉米顶腐病防治技术规程.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65.020.20

CCSB05

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5899—2024

玉米顶腐病防治技术规程

2024-02-02发布2024-03-02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河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研究

所、威县农业农村局、河北省植保植检总站、沧州市农业农村局、邢台市现代职业学校。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利辉、杨娟、马树杰、郝志敏、陶晡、李一鸣、潘双喜、李哲、李令蕊、刘

永震、赵雪萍、董利利、张丽。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玉米顶腐病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玉米顶腐病的术语和定义、防治原则、播种期防治、生长期防治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玉米种植区顶腐病的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15671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真菌性顶腐病fungaltoprot

由真菌(拟轮枝镰孢菌Fusariumsporotrichioides,亚粘团链孢霉Fusariumsubglutinans)感染

引起,症状为,心叶从叶基部腐烂干枯,顶部叶片不能展开而呈鞭状扭曲;或心叶基部纵向开裂,叶片

畸形、皱缩或扭曲,植株有褐色病变。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生。

细菌性顶腐病bacterialtoprot

由细菌感染引起,其症状为心叶退绿失水萎蔫枯死,形成枯心苗或丛生苗;叶基部水渍状腐烂,病

斑不规则,褐色或黄褐色,有粘液;重病株用手轻提能够拔出整个心叶,轻病株心叶扭曲不能展开。玉

米抽雄前均可发生。

4防治原则

坚持“科学预防、真菌细菌兼治”,播种期进行种子包衣,生长期一喷多效、菌虫兼治的减药增效

原则。

5播种期防治

种子处理

对发病地块,选用咯菌腈或戊唑醇于播种前对玉米种子进行二次包衣。拌种或包衣后的种子质量应

符合GB4404.1的规定,包衣质量应符合GB/T15671的规定。

适时播种

根据当地温度、墒情和品种特性,春玉米应尽量早播,夏玉米应在6月中旬完成播种。

6生长期防治

人工防治

发病较轻时,人工剪开心叶。发病较重时,宜在晴天时及时铲除感病植株及杂草,同时将病株清出

田间深埋,降雨后及时排水。

药剂防治

6.2.1防治关键时期

苗期可喷施杀虫剂防治蓟马等,以降低顶腐病的发生;喇叭口期至成熟期综合喷施杀真菌药剂和杀

细菌药剂,并辅以杀虫剂,预防和控制玉米顶腐病,同时减少因玉米螟等害虫取食引起的镰孢菌顶腐病

加重现象。

6.2.2防治药剂

真菌性顶腐病可选用吡唑醚菌酯等。细菌性顶腐病可选用四霉素等。每隔10d~15d喷施一次,连

续喷施2次。药剂的选择见附录A,农药合理使用符合GB/T8321规定的要求。

文档评论(0)

std3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