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实验9_原创精品文档.pdf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生物实验报告

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实验

刘欣怡201100140057

生物科学基地班

组别:周一下午三组

同组者:曹平平,周楠,

刘艺,刘希伟

实验完成时间:2012年12月3号

一、实验目的

1、证明不同微生物对各种有机大分子物质的水解能力不同,从而说明不同微

生物有着不同的酶系统。

2、掌握进行微生物大分子物质水解试验的原理和方法。

3、了解糖发酵的原理,掌握通过糖发酵鉴别不同微生物的方法。

4、了解吲哚和甲基红试验的原理以及其在肠道细菌鉴定中的意义和方法。

5、熟习生理生化反应培养基的配制原理和一般方法步骤。

6、巩固无菌实验操作。

二、实验器材

1、菌种:

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分子水解实验);

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糖发酵实验);

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吲哚实验);

大肠杆菌、产气杆菌(甲基红实验);

2、培养基:

(1)固体淀粉培养基,固体油脂培养基(淀粉和油脂的大分子水解实验);

(2)葡萄糖发酵培养基、乳糖发酵培养基试管每组各5支,而且内装有倒置

的德汉氏小管(糖发酵实验);

(3)蛋白胨水培养基(吲哚实验)

(4)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甲基红实验)

3、溶液和试剂:

卢戈氏碘液,乙醚,吲哚试剂,甲基红试剂,蒸馏水,去离子水、氢氧化钠

溶液、中性红试剂、溴甲酚紫乙醇溶液等

4、仪器或其他用具:

成套培养皿,试管,玻璃棒、酒精灯,烧杯,德汉氏小管,接种环、吸管、

滴管、洗耳球、无菌操作台、量筒、试管架等

三、实验原理

1、总述:

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反应原理:在所有生活细胞中存在的全部生物化学反应称

之为代谢。代谢过程主要是酶促反应过程。许多细菌产生胞外酶,这些酶从细胞

中释放出来,以催化细胞外的化学反应。各种细菌由于具有不同的酶系统,致使

它们能利用不同的底物,或虽然可以利用相同的底物,却产生不同的代谢产物,

因此可以利用各种生理生化反应来鉴别细菌。

微生物代谢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代谢类型的多样性,因此使得微生物在自然

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人类开发利用微生物资源提供更多的

机会与途径。在所有生活细胞中存在的这些化学反应被称为生理生化反应(酶

促反应)。

2、大分子的水解实验:

微生物对大分子物质如淀粉、蛋白质和脂肪不能直接利用,必须依靠产生的

胞外酶将大分子物质分解后,才能被微生物利用。胞外酶主要为水解酶,通过加

水裂解大分子物质为较小化合物,使其能被运输至细胞内。如淀粉酶水解淀粉为

小分子的糊精、双糖和单糖,脂肪酶水解脂肪为甘油和脂肪酸,蛋白酶水解蛋白

质为氨基酸等,这些过程均可通过观察细菌菌落周围的物质变化来证实。如淀粉

遇碘液会产生蓝色,但细菌水解淀粉的区域,用碘液测定时,不再产生蓝色,表

明细菌产生淀粉酶。脂肪水解后产生脂肪酸可改变培养基的pH,使pH降低,加

入培养基的中性红指示剂会使培养基从淡红色转变为深红色,说明细胞外存在脂

肪酶。

在淀粉固体培养基上接种细菌,培养两天以后,再往培养基中加碘液染色,

若该细菌能分泌胞外淀粉酶,则能利用其周围的淀粉,淡然在染色后,其菌落周

围不呈蓝色,而是无色透明圈。

3、糖发酵实验:

糖发酵实验是常用的鉴别微生物的生化反应,在肠道细菌的鉴定上尤为重要,

绝大多数细菌都能利用糖类作为碳源,但是它们在分解糖类物质的能力上有很大

的差异,有些细菌能分解某种糖产生有机酸(如乳酸、醋酸、丙酸等)和气体(如

氢气、加完、二氧化碳等),有些细菌只产酸不产气。例如,大肠杆菌能分解乳

糖和葡萄糖产酸并产气;伤寒杆菌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不能分解乳糖;普通

变形杆菌能分解葡萄糖产酸产气,不能分

文档评论(0)

199****27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