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docx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国家标准网

《电动客车安全要求》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为引导和规范我国电动客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电动客车安全技术水平,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建设符合电动客车特点的整车、电池、电机、高压线束等系统的安全条件及测试评价标准体系的要求,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22年8月启动了本强标的立项和编制工作。2、主要工作过程

根据有关部门对电动客车安全标准制定工作的要求,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车辆分技术委员会组织成立“电动客车安全要求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系统开展电动客车安全要求标准的制定工作。

(1) GB《电动客车安全要求》于2022年底完成立项(计划号Q-339),2022年12月29日在南充电动汽车整车标准工作组会议上组建了标准制定的核心工作组,启动了强标制定工作,并由起草组代表介绍了标准的背景、编制思路、以及与相关标准的协调性关系。

(2) 2022年2月-3月,基于已开始执行的《电动客车安全技术条件》(工信部装[2022]377号,以下简称《条件》)的工作基础,工作组向电

动客车行业主要企业、检测机构等16家单位征求《条件》的实施情况反馈与强制性国标制定建议。

(3) 2022年4月18日,工作组在重庆组织召开标准制定讨论会,会议对《条件》制定情况进行了回顾,对收集到的《条件》执行情况进行了分析讨论。根据讨论结果,针对共性问题形成了专项征求意见表。

(4) 2022年5月-6月,工作组根据重庆会议讨论结果向行业进行强标制定专项意见征求意见。

(5) 2022年6月6日,在株洲召开工作组会议,会议对专项征求意见期间收集的反馈意见进行研究讨论。

(6) 2022年6月-10月,工作组依据意见反馈情况和会议讨论结果进行标

准调整。

(7) 2022年10月13日,在天津举行的电动汽车整车工作组第三届第七次工作会议上,对调整版本进行了通报,基本达成一致意见,形成征求意见稿草案。

(8) 2022年1月16日,在天津召开电池安全标准讨论会议,对电池强标单体过充、电池包或系统热扩散、客车强标热失控等条款进行讨论、协调。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1、编制原则

本标准编写符合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的规定。标准的制定考虑了相关标准、法规间的相互协调。

此条件中规定的技术要求即要有先进性又要有成熟性,还要便于推广。对于不成熟的技术应作为后期的技术研究,待该项技术成熟时适时修订标准。

标准的技术内容确定要适合我国国情,标准的技术要求应明确,避免模糊的表述,尽可能提出定量的要求,并有相应的检验方法。2、主要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电动客车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M2、M3类电动客车,包括纯电动客车、混合动力电动客车。本标准不适用于燃料电池电动客车。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如下:2.1防水防尘性能

a) 整车涉水试验条件参照GB/T18384.3-2022制定,为提高整车涉水能力,涉水深度要求提高到30cm,并对试验后绝缘电阻的要求做出明确的要求,提高了技术要求。

b) 根据IEC(国际电工协会)的标准,工频情况下,人体无反应区在0.6mA以下,即通过人体的电流小于0.6mA时,人体是基本没有感觉的,而当人体通过大于0.6mA的电流时,会引起人体麻刺的感觉,为确保乘员安全和乘坐感受,需将泄露电流控制在0.6mA以下,按照电动客车一般600V的工作电压计算,将总绝缘阻值设置为需大于1MQ。

c) 对涉水风险较大的B级电压部件的防护等级做出明确要求,满足IP67的防水防尘等级要求,同时防护等级测试后满足总绝缘阻值大于1MQ的要求。

2

d) 增加整车耐浸泡防护要求,提高整车防水淹安全性能,50cm水深是依据中国典型城市最大降雨量平均值统计得出,24h防浸泡时间由积水

排水时间与车辆救援时间综合得出。2.2防火性能

a) 本标准在参考GB24407-2022《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和GB某某某某某《客车内饰材料的阻燃特性》等标准的基础上,对车辆B级电压部件使用的绝缘材料提出了阻燃等级要求,并对需测试对象做了细化明确。

b) 对可充电储能系统安装舱体与乘客舱之间使用的材料提出了阻燃隔热的要求,目的是防止可充电储能系统起火后快速引燃乘客舱。阻燃要求参照阻燃性能要求最高的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制定。隔热材料导热系数根据行业水平及试验可靠验证得到。2.3可充电储能系统安全

a) 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工作组对《电动客车安全技术条件》执行以来重庆、天津、襄阳、上海和长春等主要检测机构的热失控试验执行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热失控试验方法本身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同时自2022年1

文档评论(0)

ld1350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