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学苏教版(2019)必修二单元检测卷(A卷).docx

第二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学苏教版(2019)必修二单元检测卷(A卷).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遗传的分子基础(A卷)

题号

总分

分数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题3分,共3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遗传物质探索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实验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

B.有多糖荚膜的S型细菌能在培养基上形成表面光滑的菌落

C.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是证实DNA作为遗传物质的最早证据来源

D.艾弗里的实验和赫尔希、蔡斯的实验均要分离提纯DNA、蛋白质

2.在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进行DNA复制时,BrdU会取代T掺入新合成的链中,形成BrdU标记链。若将一个未标记的细胞置于含BrdU的培养液中,培养到第2个细胞周期的中期。下列有关该时期一个细胞中被BrdU标记情况的推测,正确的是()

A.1/2的核DNA分子被BrdU标记

B.1/3的核DNA分子被BrdU标记

C.3/4的核DNA单链被BrdU标记

D.全部的DNA单链被BrdU标记

3.下列关于探究遗传物质的几个经典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因子”

B.将S型细菌的DNA注入小鼠体内,从小鼠体内能提取出S型细菌

C.用被32P、35S同时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D.用被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35S标记的细菌,释放的部分子代噬菌体含32P

4.大多数真核生物的DNA在复制时会出现多个复制泡。每个复制泡的两端各有一个复制叉。复制叉的延伸方向如图所示。已知复制时,DNA聚合酶只能沿模板链的3'到5'方向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NA的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RNA聚合酶等的催化

B.多起点双向复制加快了DNA的复制速度

C.图中复制泡1~3的DNA复制是同时启动的

D.子链的延伸方向为5'到3',端,且与复制叉的推动方向相同

5.油菜的中间代谢产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运输到种子后有两条转变途径,如图所示。科研人员根据这一机制培育出高产油油菜,产油率由原来的35%提高到了58%。基因A和基因B是细胞核基因,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分析上图可知,油菜含油量提高的原因是物质C(双链RNA)的形成抑制了酶b的合成

B.在细胞质中②过程是一个快速的过程,少量的mRNA分子就可以迅速合成大量蛋白质,主要是因为一个mRNA上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

C.人体的成熟红细胞、口腔上皮细胞、癌细胞、胰岛细胞中都能发生①②过程,其中不能发生③过程的细胞有口腔上皮细胞、胰岛细胞

D.图中能体现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6.关于图甲、乙、丙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所示过程相当于图丙的⑥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核中

B.若图甲的①中A占23%、U占25%,则对应DNA片段中A占24%

C.正常情况下,图丙中在动、植物细胞中都不可能发生的是⑥⑦⑧过程

D.图乙所示过程相当于图丙的⑨过程,所需原料是氨基酸

7.科研团队解析了一种特殊DNA的合成机制,这类特殊的DNA用二腺嘌呤(Z)完全取代正常的腺嘌呤(A),与胸腺嘧啶(T)配对,该碱基对之间形成更稳定的三个氢键,极大地改变了DNA的物理化学特征。研究发现噬菌体中都含有这种特殊的DNA。下列关于这种特殊DNA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种DNA结构中碱基的种类增加,嘌呤的比例也增大

B.该种DNA结构热稳定性更高,拓展了DNA的应用范围

C.该种DNA复制所需酶的种类可能增加,可能涉及Z的合成、A的消除

D.该种DNA可能不会被细菌的防御机制识别,对细菌具有更强的杀伤力

8.图甲表示将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图乙为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最初的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来的

B.图甲中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致病性的差异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C.图乙中如果噬菌体和细菌混合后不经过搅拌,上清液中的放射性要减弱

D.图乙中如果用15N标记噬菌体,则15N存在于沉淀物和上清液中

9.图甲所示为基因表达过程,图乙表示中心法则,①~⑤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过程需要多种酶参与,是染色体DNA上的基因表达过程

B.图乙所示过程均需要核苷酸为原料

C.图甲所示过程为图乙中的①②③过程

D.图乙中涉及碱基A与U之间配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学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