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鉴赏送别怀人诗适应性专练----统编版高三总复习.docx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鉴赏送别怀人诗适应性专练----统编版高三总复习.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鉴赏送别怀人诗适应性专练--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2022届高考复习:高考古诗词阅读——送别怀人诗解析与适应性专练

考点:

1.杜甫《送舍弟颖赴齐州三首(其二)》

2.王安石《送项判官》

3.熊文举《南乡子??忆旧》

4.柳永《雨霖铃》

5.杜甫《送远》

6.徐祯卿《送耿晦之守湖州》

7.崔颢《送单于裴都护赴西河》

【考点解读】

一、送别怀人诗

古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游历、游学、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戍、乡旅、归隐等。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常设亭送别、摆酒饯别、吟诗话别,因此送别成了古典诗歌中的一个永恒主题。诗人通过托物寓情、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将深深的惜别和伤感之意表现得淋漓尽致。

常见

标题 标题中往往有“送”“别”“赠”“酬”等字眼。

常见

意象 “柳”“酒”“月”“水”四大意象,“长亭”“短亭”“阳关”“舟”“灞桥”等意象也常在送别怀人诗中出现。具体可分为4类。①空间意象:长亭、灞陵桥(亭)、南浦、渡口、古道。②时间意象:日暮、月夜、清晨、秋。③环境意象:杨柳、柳絮、杨花、孤帆、流水、寒蝉、船(舟)、夕阳、西风、美酒、春草、残笛、烟波、浮云、鸿雁。④乐曲意象:《阳关曲》《骊歌》。

常见

情感 ①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②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③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④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志。⑤抒发对人生的感慨。要注意,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情感交杂在一起的,它丰富复杂却不杂乱无章。

常用

技法 ①修辞方面:主要有夸张、对比、互文、用典等。②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常用侧面烘托、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③意境的营造方面:常用景物烘托、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等手法。

语言

特点 语深情切,缠绵哀伤,洒脱狂放。

二、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对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环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可以是一个动作、一种情景、一个特点或一种景物等。通过特写镜头把事物放大,通过准确、生动、细致的描写,于细微处见精神。

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问题】这两首诗都抒发了离别之情,请结合原诗分析这两首诗主要表现手法的异同。

【答案】相同点:都运用了细节描写(或白描)来表达情感。白诗通过送别时“看”的细节描写表现了分别时的悲楚,李诗则通过自己和表弟由“惊初见”到“语罢暮天钟”的细节描写,表现了至亲重逢的深挚情谊。

不同点:白诗以景衬情,用萧瑟的秋景渲染浓厚的离情别绪。李诗通过想象表弟登程远去的画面,表达伤别情怀和为弟担忧之情。

【解析】回答此题,要注意分析两首诗歌写作手法的异同,具体可以从人物的情态、景与情的关系以及诗人的情感等角度入手。如两首诗都使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白诗描写了“看”的场面,李诗描写了“惊初见”“语罢暮天钟”等场面;不同方面,可以分析白诗的以景衬情和李诗的想象等。

译诗

南浦别

在西风袅袅萧瑟的秋天里,到南面的水滨旁心情凄凉地分别。

回头看一次就肝肠寸断,放心前去不要再回头。

喜见外弟又言别

在社会动乱中离别了十年后,竟然在长大成人时意外相逢。

初见不相识还惊问名和姓,称名后才想起旧时的面容。

说不完别离后世事的变化,畅谈停止时已听到黄昏寺院的鸣钟。

明日你又要登上巴陵古道,秋山添忧愁不知又隔几重。

【考题对接】

一、杜甫《送舍弟颖赴齐州三首(其二)》

送舍弟颖赴齐州三首(其二)

杜甫

风尘暗不开,汝去几时来。

兄弟分离苦,形容老病催。

江通一柱观,日落望乡台。

客意长东北,齐州安在哉。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尘暗不开”暗示了时局的动离不安,同时又揭示了行程的艰难,字里行间蕴含牵挂之情。

B.首联次句在与弟弟分别之际,就关注其几时归来,更显依依不舍之情,新颖别致,不落窠臼。

C.

文档评论(0)

134****12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