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教案常见感染性疾病 第一节 病毒感染 (1).docx

第二章教案常见感染性疾病 第一节 病毒感染 (1).doc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常见感染性疾病

序号

2

课时

4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病毒感染

教学目标

1.掌握病毒护理及预防措施。

2.熟悉常见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

3.了解不同类型病毒感染的病因。

教学重点

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

教学难点

病毒感染的护理措施;病毒感染

教学方法

多媒体;讲授;讨论。

教学准备

多媒体音频素材

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

病毒感染

手足口病

一、手足口病的概述

定义: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叫做手足口病,在0~3岁儿童中发病率最高,病毒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传染性强,夏秋两季发病较多。

主要症状是口腔、手脚、肛周等部位出现疱疹、斑丘疹。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肺水肿、循环系统障碍等,其中大部分是由高死亡率引起的71(EV71)肠道病毒引起的。

手足口病的病因

病毒侵入:病毒在侵入人体后,主要在咽部、小肠黏膜等上皮细胞和局部淋巴组织繁殖。一般而言,人类极其容易感染肠道病毒,但其中大多数为隐形感染。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不同类型的病毒相互没有免疫力。当人体免疫力较低时,病毒可进入血液产生毒血症,进而侵犯不同靶器官,造成感染的散播。

肠道病毒71型

三、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平均3至5天,多为2至10天。手足口病按临床表现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第1期(出疹期)、第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第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第4期(心肺功能衰竭期)、第5期(康复期)。

第1期(出疹期):起病较为紧迫,主要表现是发热,手、足、口腔、臀部出现皮疹或疱疹、斑丘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鼻涕、流口水和食欲下降等症状,类似于上呼吸道感染。只有部分患者出现皮疹或疱疹或心绞痛,部分患者可能不会出现皮疹。大多数儿童可在1周内康复,治疗后效果良好。

第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大多数发生在发病后的1~5d内,症状包括情绪不佳、困倦、头痛、呕吐、烦躁等,也可能出现四肢颤抖和四肢无力,或者脑炎、脑膜炎样表现。脑脊液检查为无菌性脑炎改变,脑CT无明显阳性体征。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重型,大多数儿童可以康复。

第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通常发生在发病后5d内,常表现为心率和呼吸加快,皮肤出现花纹。这一时期易出现重症的危急状态,及时找到正确的治疗方法,可以降低死亡率。

第4期(心肺功能衰竭期):多发生在发病后5d内。表现为心跳过速,呼吸急促,咳粉红色泡沫样痰,这些都是心肺功能衰竭的表现,某些情况下还可能导致严重的脑功能衰竭,出现频繁抽搐、严重意识障碍、呼吸衰竭等。处于该阶段的患儿病死率较高。

第5期(康复期):此期患儿体温逐渐恢复,神经系统逐渐恢复,心肺功能逐渐恢复,但少数患儿可能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四、手足口病的并发症

1.脑炎、脑膜炎

手足口病患儿常伴有智力障碍、困倦、吸吮困难、胆小、头痛、呕吐、烦躁、四肢非自愿颤抖、肌肉无力及颈部僵硬(支配颈部肌群的神经根受到压迫等刺激后,引发颈部肌肉痉挛和疼痛、颈部僵直、活动受限)等症状。

2.循环衰竭

表现为呼吸和心率增快、出冷汗、四肢末梢发凉、皮肤花纹,早期血压升高,晚期出现血压降低或休克等症状。

3.神经源性肺水肿

呼吸急促,嘴唇青紫,咳出粉红痰液或痰液中含血。

4.心肌炎

常由病毒感染导致,患者常常出现胸痛、心悸等一系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表现,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休克或者昏迷等症状。

五、手足口病的诊断

1.血常规:常见情况为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危重症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

2.血清学检查: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CoxA16、EV71等肠道病毒中和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

六、手足口病的预防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孩子吃饭前、上完厕所后洗手的习惯,有效阻断细菌的传播。可以教授七步洗手法,让孩子养成爱干净的习惯。

2.展开消毒工作;对室内的环境进行消毒,保持室内通风。对孩子的奶瓶、餐具也要定时进行消毒,建议孩子与父母(家里人)餐具分开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3.进行疫苗接种:现阶段的疫苗主要是防治肠道病毒71型(EV71)的,类型主要有灭活疫苗。

七、手足口病的处理方法

1.治疗:

①普通病例,不需要住院治疗,但需注意居家隔离。

②重症病例,需要住院治疗

2.护理措施:

①保持室内温度恒定,不宜过高或者过低,患儿衣服适量,为了维持患儿体温,可以给他多喝喝水,促进代谢与散热。

②口腔饮食护理:喂养患儿营养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五谷粥等。给患儿多吃蔬菜,建议吃饭前,吃饭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方世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105013000012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