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实验报告低碳钢和铸铁拉伸时力学性能的测定.doc

工程力学实验报告低碳钢和铸铁拉伸时力学性能的测定.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一低碳钢和铸铁拉伸时力学性能的测定一、实验目的

1.观察分析低碳钢的拉伸过程,了解其力学性能;绘制拉伸曲线F-?L,由此了解试样在拉伸过程中变形随载荷的变化规律以及有关物理现象;

,2.测定低碳钢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几个力学性能指标:、、、;,,,sb

3.了解万能材料试验机的结构原理,能正确独立操作使用。

二、实验设备

1.SHT5305拉伸试验机。

2.x—Y记录仪。

3.游标卡尺。

三、拉伸试样

四、实验原理和方法

首先将试件安装于试验机的夹头内,之后匀速缓慢加载,试样依次经过弹性、屈服、强化和颈缩四个阶段,其中前三个阶段是均匀变形的。

1.弹性阶段是指拉伸图上的OA?段,没有任何残留变形。在弹性阶段,存在一比例极

,,E,,限点A,对应的应力为比例极限,此部分载荷与变形是成比例,。p

2.屈服阶段对应拉伸图上的BC段。金属材料的屈服是宏观塑性变形开始的一种标志,

是位错增值和运动的结果,是由切应力引起的。在低碳钢的拉伸曲线上,当载荷增加到一定数值时出现了锯齿现象。屈服阶段中一个重要的力学性能就是屈服点,对应的屈服应力为

,,F/ASSL0

3.强化阶段对应于拉伸图中的CD段。变形强化标志着材料抵抗继续变形的能力在增强。这也表明材料要继续变形,就要不断增加载荷。D点是拉伸曲线的最高点,载荷为F,b对应的应力是材料的强度极限或抗拉极限,记为,b

,,F/Abb0

4.颈缩阶段对应于拉伸图的DE段。载荷达到最大值后,塑性变形开始局部进行。这是因为在最大载荷点以后,形变强化跟不上变形的发展,由于材料本身缺陷的存在,于是均匀变形转化为集中变形,导致形成颈缩。材料的塑性性能通常用试样断后残留的变形来衡量。

,轴向拉伸的塑性性能通常用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来表示,计算公式为,

,,(l,l)/l,100%100

,,(A,A)/A,100%010

分别表示试样的原始标距和原始面积;l、A分别表示试样标距的断后长式中,l、A0110

度和断口面积。

五、实验步骤

1.取实验材料,并用游标卡尺量取其直径(量三次取平均值),记为d;0

2.量取试样标记范围的长度(量三次取平均值),记为l;0

3.将试样架在万能试验机上夹紧;

4.通过电脑控制给试样加载,并观察材料的变形过程,同时电脑将自动绘制出拉伸曲线;

5.待材料拉断为止,取下试样测量拉伸后试验的直径和长度(均测量三次),分别记作d,l。11

六、数据记录及处理

1.拉伸试样拉伸前后的直径和长度

2.实验数据及处理结果

七、思考题

1(低碳钢和灰铸铁在常温静载拉伸时的力学性能和破坏形式有何异同,

答、低碳钢是塑性材料,在拉伸破坏时会有明显的屈服、强化和颈缩阶段,断裂后有较大的塑性变形。灰铸铁是脆性材料,没有屈服、颈缩阶段,断裂变形很小。

2(测定材料的力学性能有何实用价值,

答、材料的力学性能反映了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表现出的变形、破坏等方面的特性,是构件进行强度和刚度设计的依据。

3(你认为产生试验结果误差的因素有哪些,应如何避免或减小其影响,

答、产生试验结果误差的因素:加载速率、夹头的滑动、试样尺寸测量误差。

减小影响的方法:缓慢加载,夹头夹紧,加预载荷,多测量几次试样的尺寸,取平均值。

实验二材料切变模量G的测定一、实验目的

测定碳钢的剪切弹性模量G。

二、设备和仪器

1(游标卡尺,百分表,钢板尺

2(XH180型G值测定实验台

三、试验原理

试样直径d=10mm,标距L=230mm,表臂130mm,力臂200mm。砝码四个,每个重?F=1.96N(200克)。

在弹性范围内进行圆截面试样扭转实验时,扭矩T与扭转转角中之间的关系符合扭转变形的胡克定律

,,,TL/GIP

4式中:为截面的极惯性矩。I,,d/32P

当试样长度L和极惯性矩I均为已知时,只要测得扭矩增量?T和相应的扭转角增量?P

Φ,可由式

G,,T,L/,,,IP

计算得到材料的切变模量。

试样受扭后,加力杆绕试样轴线转动,使右端产生铅垂位移B(单位为mm),该位移由安装在B端的百分表测量。当铅垂位移很小时,加力杆的转动角(亦即试样扭转角)?Φ也很小,应有tan(?Φ)=B,b??Φ,式中b为百分表触头到式样端面圆心的距离,加力杆的转角?Φ即为圆截面试样两端面的相对扭转角?Φ(单位为弧度)。

四、试验步骤

1(试验前用手指轻轻敲击砝码盘,观察百分表是否灵活摆动,以检查装卡是否正确。

2(记录百分表初末读数或将百分表调零。

3(逐级加载,每级增加一个砝码后记录百分表初末读数,共加载四次,由于顶丝有微小滑动,每个砝码多次加卸记录其引起的位移不一样,然后卸载,重复上述步骤,共测量三次。

五、注意事项

1.

文档评论(0)

Byakk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