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大国工匠人物事迹.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国工匠人物事迹

《山海经》记载:伊水西二百里有昆吾之山,其上多赤铜。晋代郭璞有注:昆吾铜色赤如火,以之做刃,切玉如割泥也。自此,“昆吾刀”声名远扬。

郭从喜,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自治区劳模创新工作室、石嘴山市车工技能工作室领衔人,国务院中央企业技术能手,中国有色金属技术大奖获得者,自治区首席技师,现任航空自控发动机用各型号火箭喷管成品加工专项组现场技术指导。

愿为星火铸昆吾,一刀光寒十九州。30多年来,他攻克钽铌材料机械加工诸多难题,研制出一套适合钽铌加工的刀具,填充国内在钽铌材料机械加工中刀具几何角度不确定的空白。

1月13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办、四川省总工会承办的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揭晓50名入围人选,郭从喜榜上有名。

“偷师”学艺练绝技

“这么多年蒙头钻研,工作得到了认可,由衷感到高兴!”1月14日,在四川成都参加此次活动的郭从喜谈起此次入围,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1989年7月,从宁夏机械技术学校车工工艺学专业毕业的郭从喜,被分配到中色东方集团五车间。一进到车间,这个毛头小伙子就傻眼了:车间里就他一个徒弟,由14个师傅带。但整整3个月,他就干一件事——打杂。

“每天搞卫生、擦车床、推屑料,又苦又累。”当时正值盛夏,车间里又热又闷,师傅们加工的铁屑堆成小山,用小架子车运送两个来回,汗如浆出。

枯燥乏味的重复劳作,也激发了郭从喜不服输的执拗劲,一次次咬牙坚持下来:“我就不信还能一辈子推铁屑!”他开始留心观察师傅们的工艺操作,私底下反复练习,终于迎来了转机。

3个月后的一天,客户需要加工一个设备零部件,恰巧负责的师傅不在,郭从喜上了手。第二天,那位师傅得知此事,怕徒弟捅出啥篓子,赶紧去客户和维修工处打听,得到了零件“品质高”的赞誉,让他大吃一惊。

自此,郭从喜完成了师傅们的考验,从幕后走到台前,车间里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小徒弟在车床旁热火朝天地“车”零件,师傅们给他打起了“下手”。

说起这些往事,郭从喜唏嘘不已:“那段经历是我职业生涯的一次突破,也是每一位新员工必须历练的过程,迈过去之后,有一种天亮了的感觉。”

千磨万砺终成器

1998年,当年的学徒工郭从喜早已成为车间里面的技术大拿。但工匠炼成之路哪可能一帆风顺?

当时,公司分析检测中心急需钨丝加热笼,这个重担自然而然落在了郭从喜的身上。钨丝加热笼是上下两个电极盘中间由100多根钨丝连接而成,全靠钨丝来传递扭矩,极易被扭折。

虽然小心再小心,郭从喜“车”的时候还是弄断了两根钨丝。为此,他写了人生中的唯一一份检查。

工期不等人,别的车工又做不出来,郭从喜再度出马。他将所有工艺参数重新梳理了一遍,反复琢磨,总结经验,最终将产品做了出来,并成功通过分析检测中心的验收。

“这件事让我在以后遇到困难时,都不再轻言放弃。”自此,郭从喜没有再干废一件产品,遇到所有难题也都被他想方设法一一化解。他刻苦钻研,技艺精湛,改进刀具、制作工装夹具,先后攻克多项钽、铌及其合金材料在机械加工中遇到的“卡脖子”难题,为企业发展壮大作出突出贡献。

中色东方集团钽铌制品分厂厂长闫永对郭从喜赞誉有加:“他就是钽铌制品分厂的‘定海神针’!”

打破垄断终扬眉

在钽铌制品分厂,急活、难活现场都能见到郭从喜忙碌的身影。“郭师傅是真正扎根在生产一线的技能大师。”制品分厂副厂长宿康宁这样评价。

2008年,“极大规模集成电路用溅射钽靶材研发与产业化”课题研发中,郭从喜积极投入研发,不分昼夜工作,通过改进车刀切削角度,合理制作工装夹具,解决了大尺寸钽靶材加工难题,使项目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2010年,他参与国际合作项目“磁控溅射钽环件的研制”,主要解决钽铌材料的薄壁长管加工难题、大直径薄壁环件加工难题、环件内外表面滚花及端头滚花的工装夹具等刀具难题,打破美国和日本的技术、市场垄断,项目获得2010年中国有色行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那时候,相关设备和技术被垄断,处处被受制于人,心里感觉特别憋屈。”郭从喜说。彼时,相关领域配件图纸没有中文,在一次生产中还造成了客户的经济损失,造成公司被投诉。郭从喜偏偏不信邪,焚膏继冕搞研究,使中国成为继美国和日本后,第三个可以加工磁控溅射钽环件的供应商。

此外,“成品钽靶材及钽环件生产线技改项目”解决了靶材在数控车床加工的刀具难题,给刀具厂商提出了方案。方案采用后,攻克了中国核工业钽锥筒及中国高能物理研究所超导铌锥形法兰的机械加工难题,填补了国内在钽铌及其合金金属材料机械加工领域的空白。

铌钨合金喷管,是航空自控发动机动力载体,薄壁件内外为六轮廓曲线,加工难度大,精度要求高。经过多次程序优化调试与试加工,郭从喜自主设计并加工了内涨夹套旋紧组合夹具,首件产品经三坐标检测,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完全达到技术要求。

文档评论(0)

伍伍伍伍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嘎嘎嘎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