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上学期质量监测(二)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2024届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上学期质量监测(二)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天津市南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质量监测(二)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秦朝在“道里遥远,山川阻深”的西南,第一次修筑了从“棘道”(今四川宜宾)到达郎州(今云南曲靖一带)的“五尺道”。汉武帝时将这条长达二千余里的干道加宽到一丈,还增修了四条新路。以上举措()

A.维持了边疆的长治久安 B.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C.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D.扩大了中央王朝的疆域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选项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范围为秦汉时期(中国)。秦朝在偏远地区修建五尺道,汉代在秦朝基础上对五尺道加以拓宽,并增修新路,这有助于加强中央对西南地区的管理,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C项正确;A项表述绝对,排除A项;修建道路增加了国家财政支出,排除B项;修建道路是在现有疆域内进行,并不能扩大中央王朝的疆域,排除D项。故选C项。

2.下图所示为唐代女性不同的发髻。这可以看出()

A.追求个性的审美风尚 B.理学对妇女束缚的加深

C.艺术对自然美的回归 D.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唐朝时期。根据图示及所学可知,唐代社会风气相对自由开放,发髻样式的多样和精美反映了女性多样化的审美观念和个性化的装扮风格,A项正确;理学产生于宋代,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发髻样式追求自然美的特点,且艺术一般指绘画、书法、雕塑等,排除C项;宋代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排除D项。故选A项。

3.关于“杯酒释兵权”的历史典故,北宋《丁晋公谈录》可谓最早记载解除石守信、王审琦兵权的文献,但其只讲罢二人兵权,并无宴请情节。时隔半个多世纪,司马光在《涑水纪闻》中则是大事铺张“设宴道旧”情节,绘声绘影,恍如身历其境。在北宋史官修的《太祖实录》中却未见记载。据此,下列对“杯酒释兵权”的历史解释最合理的是()

A.来自传闻,毫无依据,不可置信 B.充满了话本式的戏剧性夸张和渲染

C.司马光是亲历者,其记载最可信 D.是否发生过“杯酒释兵权”应存疑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北宋《丁晋公谈录》和北宋史官修的《太祖实录》并无宴请情节,而半个多世纪后的司马光却在《涑水纪闻》中大事铺张“设宴道旧”情节,因此,是否发生过“杯酒释兵权”应存疑,D项解释最合理,D项正确;“毫无依据,不可置信”说法绝对,应该对“杯酒释兵权”的相关记载进行认真考证再得出结论,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对“杯酒释兵权”进行戏剧性夸张和渲染,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司马光并非亲历者,对其记载应存疑,排除C项。故选D项。

4.明朝隆庆年间,某地市集以马、牛、羊、骡、驴、马尾、羊皮、皮袄诸物与缎、布、绢、棉花、米、盐、梭布等物品进行交易,但禁止出售硝磺、钢铁和盔甲。该市集最有可能位于地图中的哪一位置()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材料中描述的市集是明朝时期北方边界的马市,是明政府与北方少数民族进行贸易交往的市集,所以应该位于①处,A项正确;②③④都位于长江以南,与马市开设的位置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

【分析】

【点睛】

5.以下是某学者主编的《中国近现代史》第三章的章节目录,其中第二节的标题最有可能是()

第三章新社会结构的发生

第一节清政府政治体制与政策的局部调整

第二节???????????????????

第三节私营资本企业的产生

第四节城乡社会的变化

A.民族危机加深 B.洋务运动的展开

C.经世致用思潮 D.民主革命的兴起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鸦片战争后(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第三章的主题是新社会结构的发生,而第一节、第三节和第四节分别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的变化,其中第三节标题内容“私营资本企业的产生”,时间是19世纪60、70年代,第二节最有可能是洋务运动的展开,B项正确;民族危机的加深不属于社会结构的变化,排除A项;经世致用思潮早在明末清初就已经出现,排除C项;民主革命兴起于20世纪初,不符合材料时间,第二节的标题最有可能是洋务运动的展开,排除D项。故选B项。

6.19世纪中期以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li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