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社区舆论调研报告》.pdf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汲智研究所

汲智研究所是汲川传播下属的数据研究工作室,

专注于社会议题的舆论趋势与公众意识和行为改

变的持续性跟踪及调研,旨在为领域内外合作伙

伴提供多元视角,助力议题影响力提升与真实改

变。关注议题涵盖但不限于碳中和、气候变化、

生物多样性、可持续生活、循环经济等。

撰写团队

沈晓宁李菲关媛媛张怡宁

致谢

感谢以下业内伙伴与专家的悉心指导和宝贵意见。

区焕仪|万科公益基金会

曾繁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何昕|千禾基金会

报告使用限制本报告仅供行业内交流使用,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载或作商业用途

P.01碳中和社区舆论调研报告

|汲智研究所

1基于“议题关注周期”分析,“低碳社区”(指代包括碳中和社区、零碳社区、近零碳社区等相关词汇)

作为一个独立的议题,目前尚处于问题关注前期(pre-problemstage)。主要体现在:

•议题整体声量小,全年仅8万条数据;

•发声者单一,以各地地方政府为主要发声者的信息占据了整体数据量的75%;

•信息量单薄,多为具体项目或活动的宣传稿;

•多为单向输出,未见公众的积极参与和讨论。

2基于策略传播角度的分析,“低碳社区”议题目前的传播主要在做“向上”沟通,未能深入公众做“向

下”动员。在这一沟通目标的驱使下,观察到传播特性为:

•传播信息上多以“孔雀开屏”式的项目推介为主,伴随自我标签化的核心信息,如“首个”“最”“示

范”等;

•传播形式上多以论坛、峰会、示范项目推介等活动带动宣传传播;

•传播渠道上重媒体、轻社交媒体,以地方党媒为主、向央媒和市场化媒体扩散的路径比较常见。

3基于事件分析,“低碳社区”议题的报道呈现出明显的破窗效应,通过对全年报道所围绕的事件梳理,

我们得出以下的传播日历:

•2-3月:围绕两会提案、政府工作报告

•6月:全国低碳日(全年最高峰)

•7-8月:论坛、峰会等活动

•10-11月:各地党代会

•12月:地方政府年终总结/成绩单

4基于叙事分析,我们认为围绕“低碳社区”的定义和细化标准目前并没有形成广泛共识,且认知皆

导向气候变化“减缓”而无“适应”,工作均重“硬件”而轻“软件”。

5基于媒体分析,我们认为不同的媒体类型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生态位,具有各自的价值,在具体传播

中也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如:

•党央媒是曝光量的绝对保障;

•市场化媒体提供了丰富视角,和信息增量的价值;

•地方媒体(省市级)具有较高活跃度,且起到了信息输送的桥梁作用;

•白名单媒体是“扛把子”,是转载和放大声量的必要性基础。

6基于公众分析,我们认为“小红书”是目前围绕“低碳社区”议题最有活力和信息量的社交媒体,而微博、

微信则多为政务信息单向发布渠道,未带来真正的公众讨论。此外,我们注意到很多公众对于“社区”

的概念是模糊甚至负面的。受疫情管控政策影响,很多公众当下对社区的认知聚焦在居委会、政府

部门的管控与信息服务、可信度不足等,而不是基于生活

文档评论(0)

精选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