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机诗词全集.pdf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叶嘉莹说汉魏六朝诗陆机篇

叶嘉莹讲诗有时候让我觉得啰嗦……但是很细致,很明白。

第三节陆机之一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正式讲陆机了,按照惯例我们还是要先看他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

人。孟子说:“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其实我们每讲一位诗人都是

按照孟子的方法,从“知人论世”开始讲起的。西方五六十年代流行的新批评,像艾略特等

人,反对这种做法,他们认为作者的生平与作品的好坏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不能用作者

生平来评判诗歌作品的价值。这东、西两种方法和看法我认为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我们也必须

承认在作品、作者、时代三者之间自有一种十分微妙的关系。首先,我们应该区别出诗人与非

诗人来。一个人的好坏与他是诗人、非诗人没有必然的关联;与他能否作出好诗来也没有关

系,我们大陆上有一位很有名的画家,美国一所大学请他去做画展和讲演,这原本是件好事。

那位美国

的大学教授写了几首诗连同邀请信一起寄来,可一直没有接到回信,他就托我回国时间一问原

因。后来我在国内见到这位画家问起这件事,他说,信是收到了,可信里那几首诗完全不是

诗,这样的人我不能同他来往。这种做法就未免太过分了,因为一个人的好坏与他诗的好坏完

全是两码事。当然这都是艺术家的想法了。另外,诗人里边当然是有好人,也有坏人,他们每

个人的品格都有高低上下的种种不同。即便如此,我们也不可断定好人写出的诗就一定好,坏

人写的诗就必然坏。诗人与诗作之间有许多复杂的关系,特别是中国的诗歌,它里边最重要的

就是要有一种感发的力量与生命。那么这种感发的力量与生命由何而来的呢?王国维说了,诗

人要“能感之”,也要“能写之”,作为诗人先要有感受到这份生命力量的能力,然后你还要有

表达、写作的修养和技巧。假如有两个诗人,从品格上讲,一个好一点,另一个坏一些,在艺

术修养上他们都一样,具有同样的艺术价值观念,同样的修辞技巧,同样的表达功力,总而言

之,在“能写之”这一点上完全相同,那么在他们诗中所传达的感发的力量和生命,就一定与

这个作者的品德、心灵、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杜甫诗写得好,艺术表现技巧很高,李商隐也

写得好,艺术表达的境界也很高,可他们二人心灵、感情的品质是绝对不一样的,不同的品质

可以有不同的成就,也可以有不同的好处。此外,即使都是好的诗人,在艺术表达能力诸方面

也基本相同,他们之间也会有大诗人、伟大的诗人与普通的诗人的区别。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差

别,就在于他们每个人所具备的感发的生命和力量自有大小,高低、广狭、深浅的种种不同。

同样是写花,或者同样是写落花,北宋晏几道写了两句“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这的确

写得很美,春花零落,一个人独立在落红之中,承受着沾衣不湿的毛毛细雨,一对燕子此时从

春风微雨中飞过,这情景唤起了他对往事的回忆:“记得小萍初见,两重心字罗衣”,我记起

曾经爱过的一个女子,她身上穿着两重罗衣,外衣上面绣着“心”字形的花纹。篆书中“心”字

的笔画是委曲蜿蜒的,而且加上它的字面意义,就将诗人内心中那一份亲密、深厚、委婉、缠

绵的感情传达出来了。这种艺术表达的确很美,也很巧妙。然而,他写的是什么?是他个人

的、一己的狭窄的私情。同样杜甫也写花,他怎么说的,他说:“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

此登临”,“关塞三千里,烟花一万重’,“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

心。”都是写花,这样一比较,你就会发现,杜甫诗中表现出的感情力量是何等的博大、宽广

和深厚,相形之下,晏几道的诗虽然很美好巧妙,但却是纤弱、狭窄的。这是我们从感发生命

的内在本质上来比较的。另外,有时外在的环境影响也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南宋辛弃疾的词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

遍,无人会,登临意。”如果我们不了解他的时代生平,不知道他所处的时代环境给他生活带

来的影响,我们就无法理解他这首词所传达的真正感发是什么。辛弃疾生活在沦陷区,亲眼目

睹了自己的同胞在金人铁蹄蹂躏之下的痛苦生活。他二十多岁就参加了义勇军,历经干辛万

苦,由北方来到南宋朝廷的所在地,而且他果然是个名不虚传的英雄豪杰,他“早岁旌旗拥万

夫”,曾带着义勇军出入敌人的千军万马之中无人能阻挡。他要去南方得到朝廷的支持,为国

家的统一、北方的收复建立一番功业,从而把人民从水深火热之中拯救出来,可是他没有成

功,非但没有成功,连试一试的机会都没有,所以他哀叹“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眼看太阳快要落下去了,人的生命也像那欲尽的

夕阳如此短暂,我能为收复国土、统一民族做事的年月还有几天?就像那失群的孤

文档评论(0)

聚好信息咨询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公司能够提供如下服务:办公文档整理、试卷、文档转换。

认证主体鹤壁市淇滨区聚好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0611MA40H8BL0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