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3版高中历史课时作业四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docVIP

新教材2023版高中历史课时作业四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时作业(四)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21·浙江卷6月]《商君书》载:“民不逃粟,野无荒草,则国富”“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这些记载反映了商鞅的治国方略是()

A.发展农业B.奖励军功

C.中央集权D.取信于民

2.下面是商鞅变法时县及其以下组织的结构示意图。这表明商鞅变法()

A.激化了阶级矛盾B.瓦解了宗法制度

C.加强了地方统治D.扩大了统治范围

3.进入战国后,各诸侯国运用政权的力量,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制度改革,如李悝在魏国变法,商鞅在秦国变法。这些改革都()

A.顺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

B.遏制了新兴诸侯纷争

C.增强了华夏观念的认同

D.加速了周王室的衰亡

4.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入主中原,采取各种措施解决统治难题,如前秦统治者整顿吏治、打击豪强、尊儒重教、移民十万户入关中地区等。北魏建立后,孝文帝推行俸禄制、均田制、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等改革。孝文帝的改革()

A.顺应了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

B.促使汉族门阀制度逐渐产生

C.削弱了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基础

D.强化了关中地区的战略地位

5.马克思曾指出:“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条永恒的历史规律。”下列能体现这一历史规律的是()

A.吴起变法B.李悝变法

C.商鞅变法D.孝文帝改革

6.北魏均田制规定:凡男年满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女二十亩。牛一头授田三十亩,以四牛为限。露田禁买卖,老死还政府。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说法正确的是()

A.统一分配了全国的土地

B.彻底解决了土地兼并

C.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

D.改变了农业经营方式

7.北魏汉化改革后,六镇鲜卑职业军人以前仕宦的特权被取消,社会阶级从贵族急速沦落为镇户、府户,身份低下。汉化政策加剧了未汉化的鲜卑军人与已汉化的宫廷子弟之间的矛盾,积聚的不满在25年后引爆为六镇之乱,导致北魏的分裂和灭亡。这说明()

A.汉族文化不利于北魏发展

B.改革要与自身的实际相适应

C.孝文帝改革阻碍社会进步

D.改革者须有不畏权贵的精神

8.观察下图,你认为这两次改革具有的共同本质特点是()

A.都促进了封建化的进程

B.都促进了大民族融合

C.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都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9.[2022·河南高考联盟]青苗法是王安石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青苗法规定:“愿请领青苗钱者,十户为一保,约钱数多少,量人户物力,其愿请者必须有偿还能力,不得亏损官本。”由此可见,青苗法实施的主要目的是()

A.救济广大流民B.增加政府收入

C.消弭战争威胁D.恢复募兵制度

10.下表是中国历史上三位著名人物的言论。其言论意在说明()

人物

言论

商鞅

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

王安石

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

谭嗣同

各国变法无不流血而成

A.封建势力是阻碍变法的重要因素

B.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C.杰出人物是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

D.改革过程充满着曲折和艰辛

11.明太祖时期,赋税主要是征收实物,由于棉布征收颇受地方官的喜爱,导致棉花种植普遍。张居正改革后,“无论田赋或力役一律折银缴纳”,棉花大量涌入市场,江南地区商品经济也因此更为活跃。材料说明了明朝时期()

A.政府固守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B.赋税政策变革利于商业的发展

C.农产品商品化减轻了农民负担

D.江南商品经济水平超过了北方

12.陈旭麓指出:虽然新政产生于自上而下的过程,但160万新式学生的出现和众多八股士人的淘汰则直接和间接地牵动了整个社会。新政造就了他们,但他们又超出了新政划定的界限。这表明新政()

A.开启了中国教育近代化

B.掀起了近代思想启蒙

C.形成了实业救国的高潮

D.加速了近代民主革命

13.[2022·重庆巴蜀中学月考]1901年,清政府一道上谕指出,“近数十年积习相仍,因循粉饰,以致成此大衅…康逆之谈新法,乃乱法也,非变法也……法令不更,痼习不破;欲求振作,当议更张。”由此可推知()

A.“大衅”是指戊戌政变

B.戊戌变法未触及法律

C.清政府反对变法革新

D.上谕推动“新政”开展

14.下图为1978~1985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收入变化情况示意图(部分)。该数据表明()

A.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迅速提高

B.中国农村返贫率不断下降

C.改革开放有利于贫困问题解决

D.政府的扶贫力度逐步加强

15.1987年邓小平在谈到农村改革时讲道:“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这不是我们中央的功绩。”邓小平这一谈话意在()

A.把成功的改革经验加以理论化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肯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10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