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材料作文专练:社会现象类.docx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材料作文专练-------社会现象类

1.根据要求,完成写作任务。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下册,长时间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浸润,体悟了《论语》《孟子》《庄子》等诸子学说的智慧,领略了中国传统建筑和戏曲的风采,感受了《水浒传》《红楼梦》等名著的魅力。当然,我们也看到了鲁迅笔下祥林嫂的悲惨结局与“祝福”文化、封建礼教有关。

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并能挖掘、提炼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增强文化自信。但也有极个别同学对传统文化没有太多热情,仅仅是为学习而学习,为背诵而背诵,对传统文化认同感不是太强。

校学生会邀请你作为主讲嘉宾与高一学生在复兴中学文化节开幕式上进行交流。你作为学校国学社的一员,你会讲些什么呢?请写一篇演讲稿,针对上述现象谈谈你的思考和主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某同学认为林黛玉多愁善感,他找到了“黛玉葬花”等情节作为证据;

某人认为《红楼梦》是乾隆组织文人写作的,她提供的理由之一是“大观园”的名称来自乾隆所写的“燕台大观”;

某人讨厌薛宝钗,他设想宝钗的结局是嫁给贾雨村,他找到的证据是贾雨村曾吟诵过“钗于奁内待时飞”的句子(注:贾雨村字时飞)。

以上“提出观点,寻找证据”的做法在社会生活中也很常见,请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认识。

要求:(1)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2)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4)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论语》中说“不学礼,无以立”,《荀子》里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二)我国是千年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今天,“讲文明,懂礼貌”是每个人耳熟能详的标语。然而,在我们身边,时不时会出现这样一些现象:图书馆内随便占座,学校食堂买饭不排队,升国旗时交头接耳,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在公物上乱涂乱画,公开场合大声喧哗,随手丢弃垃圾……

对于生活中的不文明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3年,在线票务平台数据显示,寺庙相关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310%;2月以来预订寺庙门票的人群中,90后、00后占比接近50%。相关监测数据也显示,2019年“寺庙”在社交平台上还处于籍籍无名的状态,4年时间过去,如今的搜索量增长了368倍。北京雍和宫限流了,杭州灵隐寺的十八籽手串限购了,西安广仁寺门口排出了一公里长队……

“年轻人的寺庙热”逐渐成为一种新时代的社会现象,不少媒体调侃年轻人在“上班”与“上进”之间选择了“上香”,在“求人”与“求己”之间选择了“求佛”,更有甚者认为,“年轻人让风气逐渐垮掉”。也有人对此表示理解。

对年轻人“寺庙游”现象,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针对这一现象,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学校和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例文:

做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与“承”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做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与‘承’”,希望能和同学们共同学习、探讨、进步。

整整一个学期的语文学习,我们一直行走在古代传统文化的潇潇细雨中,无须撑伞,无须疾行。在这细雨的滋润下,传统文化的种子,在我们的心里萌芽,扎根,灼灼绽放。因此,我们更要承担好“传”和“承”的责任。

“传”就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领悟。这就需要我们主动地去观看、欣赏、存续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之花。我们需要认真体悟孔子“为国以礼”的谆谆教诲;我们需要认真体悟孟子“保民而王”的治国情怀;我们还要深深体悟庄子“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的游刃洒脱。烛之武的审时度势,机智勇敢;窦娥的善良决绝,战天斗地;李斯大气磅礴的胸襟格局,林觉民深情勇决,缠绵大义的家国情怀,都值得我们牢记于心。让那些“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的警醒,那些“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的教诲,永远回荡在人们心间。

体验传统文化的美丽,尽最大努力的把它们保护留存,这是一份责任,也是一份义务。而有的同学却只为学习而学习,对传统文化少了一点喜爱,缺了一份热情,丢了一份认同感。久而久之,就会丢失传统文化的根脉,也丢了自己精神憩息的家园。

“承”就是要挖掘、提炼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增强文化自信。我们要撇掉传统文化浮面的泡沫,挖掘出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孟子说“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是告诉我们要抓好物质生产;“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是告诉我们要抓好精神教育。这就启示我们要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

文档评论(0)

132****86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6010126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