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思考.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恢复腰椎生理曲度的训练方法(1)自动牵引式动作:选择一个直径为20-25CM左右的半圆型垫子(软硬适中),置于腰部,然后最大程度地放松腰部肌肉,每天1-2小时。(2)爬行训练。(3)倒走训练。(4)将脚掌垫高时行走训练。5.日常生活工作习惯纠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思考一、基本概念腰椎间盘突出症:纤维环内的髓核组织突出到腰椎管中后,刺激或压迫了腰部神经根,产生相应节段的坐骨神经症状时,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发生于青壮年,以腰4、5和腰5骶1椎间盘为最多见,常见的腰腿痛疾病。其发病主要是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受到相应的损伤或应力作用所致,造成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组织突出。解剖示意图类型示意图二、临床表现腰腿疼痛是腰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症状,但不是唯一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典型症状如下:慢性腰痛椎旁压痛继发性下肢放射痛疼痛在平卧时减轻或消失,在坐位和行走时间过长时加重症状早晨最轻,晚上最重感觉异常肌肉萎缩和无力腱反射异常脊柱侧弯特殊检查: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屈颈试验、闭气挺腹试验、“4”字试验三、诊断要点椎旁压痛并下肢放射痛,或叩击痛并下肢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及或加强试验阳性疼痛性质符合平卧时轻,而坐位和行走时间过长时加重脊柱侧弯感觉异常和腱反射异常影像学线表现四、鉴别诊断腰肌劳损棘上与棘间韧带损伤腰椎滑脱腰三横突综合症单纯性腰椎失稳症后纵韧带骨化症臀上皮神经炎梨状肌综合症腰椎管狭窄症骶髂关节病强直性脊柱炎腰椎结核腰椎肿瘤五、康复评定包括行走能力、ROM、ADL及多种腰痛试验。腰痛的评定由于疼痛感觉阈值个体差异性较大,所以参考价值并不特别准确。有学者对此进行7个步骤的试验:(1)前屈耐受时间(2)举重的反复次数(3)指尖和足趾间的距离(4)屈曲,转身所用的时间(5)屈膝前屈位耐受时间(6)最大下拉力(7)最大上拉力六、康复治疗基本原则:去除病因、控制症状、预防复发临床上治疗间盘突出症的方法有很多,每一种方法能在临床上应用都有其中的道理提供一个最全面的治疗方案,用最简单、最安全、最经济的方法解决疼痛、降低复发率急性期主要是通过治疗,使椎间盘承受的压力减少,促进突出物缩小还纳,解除神经根受压或促进炎症水肿消退,松解粘连后期在于增强脊柱的稳定性,恢复脊柱各轴位的运动功能,巩固疗效,减少复发(一)急性阶段1.制动主要是卧硬板床休息,卧位时椎间盘内压最低,而且肌肉松驰,有利于突出物的复位及椎间盘的修复,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神经根受到进一步的激惹卧床一般使用木板床,取自由体位,需3周左右离床时可用腰围保护2.药物第一类药物是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用于消除神经根的炎症第二类是是脱水剂,如甘露醇,用于消除神经根的炎性水肿第三类是非甾体类的抗炎药,如芬必得,用于消炎镇痛。第四类解痉剂,如氯唑沙宗片,用于解痉镇痛第五类是抗焦虑药,如安定,用于镇静,提高病人对疼痛的耐受阈值3.理疗主要有电疗法(低频、中频、高频)、红外线疗法、蜡疗法、磁疗法等主要作用是消除除局部肌肉炎症,缓解肌肉痉挛,从而达到镇痛及减轻间盘压力的作用4.腰椎牵引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通过牵引,能使下段椎体分开,椎间隙增大,从而产生负压,并使后纵韧带紧张,这些都有助于突出物的还纳,使痉挛肌肉放松。5.封闭封闭(经皮阻滞疗法):封闭部位:硬膜外腔、椎旁、椎小关节、骶管硬膜外等。硬外腔和骶管注射常用药物:地塞米松、利多卡因、B1、B126.推拿缓解肌肉痉挛、促进炎症吸收,减少两侧肌肉力量不平衡给腰椎带来的剪力;按压类和斜扳类手法,纠正脊柱偏歪和椎小关节紊乱,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之间的位置关系。7、西方手法关节松动术:西方手法治疗,主要Maitland手法和麦肯基技术。Maitland手法主要类似于推拿疗法中的诸多动法,如按压、斜扳、旋转等,可以起到纠正脊柱偏歪和椎小关节稳乱从而有效地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之间的位置关系作用。麦肯基技术是有其一整套的理论,从诊断到治疗是一体化的,治疗技术是基于自己的诊断而确定的8.针灸、小针刀针灸:主要穴位有腰部夹脊穴,足太阳膀胱经穴,主要作用是抗炎、消肿、镇痛、缓解痉挛小针刀疗法:通过松解劳损和痉挛的肌群和韧带,恢复脊柱力学关系,降低椎间盘所受到的剪力作用,从而减轻神经根刺激和压迫症状。

文档评论(0)

医疗护理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中级卫生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医疗护理文档创作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中级卫生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