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模—迁移”式课程思政教学探索.docx

“建模—迁移”式课程思政教学探索.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模—迁移”式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本课程根据“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和创新力度,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从案例型教学出发,以实际问题为切入点,以数学建模思维为抓手,以知识迁移为目的,结合课程思政元素,构建一套“润物细无声”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一、课程思政设计体系

(一)教学目标

围绕“应用技术型大学”办学定位,结合本校学情和专业培养目标,设置了概率统计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价值目标,这三个目标相辅相成,根据知识目标,围绕知识的应用载体,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达成能力目标、价值目标,形成同向同行、协同效应,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总目标。

(二)课程思政体系

大学正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但当今大学生缺乏合作精神、抗挫折能力弱、好高骛远、创新意识不足等,亟须教师给予指导。现行课程思政体系下的教学应充分延拓课程的数学内涵,让学生体会概率统计思维,还应凸显育人目标,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课程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因此结合本课程的知识特点、目标要求,提出了以“创新精神、工匠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自信、辩证唯物主义观”为抓手,以知识的“导入、内容、运用”为载体,以“实用性、实时性、推广性”为准则,全方位“润物细无声”地创设课程思政体系,从而实现课程内容与专业内容的同向同行,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方位育人大框架。

二、课程思政实施案例

(一)以真、善、美为核心,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的课程思政案例多以寓言、谚语引入,通过这类案例的分析,弘扬良好的做人美德,如诚信、向善、持之以恒,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等。下面以《狼来了》的故事为例,说明此类型课程思政案例“建模—迁移”式模式如何构建。

Q:为什么村民第一、第二次上山打狼,而第三次不再上山打狼?

M:利用所学贝叶斯概率刻画在小孩说谎后村民们对其可信度的变化。

假设:(1)村民们看成一个整体;(2)根据村民们以往经验,认为可信的小孩说谎的概率为0.1,不可信的小孩说谎的概率为0.6。即A={小孩可信},B={小孩说谎},则=0.6;(3)村民们愿意上山打狼时,对小孩可信度要求的临界值为0.5;(4)村民们对此小孩的初始可信度为0.9。

第一次喊“狼来了”,村民们对此小孩可信度的估计:P(A)=0.9>0.5,所以上山打狼。但结果是小孩说谎了,村民们对此小孩可信度的估计调整为:

村民对他的可信度下降了。

第二次喊“狼来了”,依据上述可信度P(A修正1)=P(AB)=0.6>0.5,所以继续上山打狼。但结果是小孩再次说谎了,村民对此小孩可信度的估计:

村民对他的可信度又下降了。

第三次喊“狼来了”,依据上述可信度P(A修正2)=0.2<0.5,所以村民没有上山打狼。但不幸的是,这次是狼真的来了,小孩后悔莫及。

E:通过贝叶斯公式不断对小孩的可信度进行修正,所获得的贝叶斯概率是基于已知信息(结果)对先验概率的修正,是决策时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此案例强化了贝叶斯公式、全概率公式的理解和应用,并说明了诚信的重要性,教育学生做人做事都要讲诚信,正如古人所说“人无信,则不立”。

A:如果村民们最初对此小孩的可信度比较低,村民们上山打狼的次数会很少,当降至0.5以下时,小孩第一次喊“狼来了”,村民们也不会上山打狼,所以平时建立诚信非常重要。

反之,如果你是村民,通过观察到的结果会不断修正对小孩的信任度。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经常遇到电话诈骗等,当遇到时,可以通过问问题的方式逐渐修正对诈骗人员的判定,从而提高反诈能力。

T:在日常生活中,投资决策、天气预报的修正等经常会利用贝叶斯概率。

(二)以敬业、创新、精益、专注为核心,弘扬工匠精神

Q:2017年12月,央视《国家宝藏》节目播出了瓷器之最——“瓷母”,这是一尊乾隆年间烧制的釉彩大瓶,在故宫文华殿的瓷器馆内展出。瓷母,得此名号并不因为它是中国瓷器审美的巅峰,也不是因为它的器物形状超凡脱俗,而是因为它集各种高温、低温釉彩于一身,烧制工艺极其复杂。光釉彩,从宋到清就有十七种不同的高温釉、低温釉、仿汝釉、仿哥釉等,每一种釉彩烧制的温度都不相同,每种釉彩烧制成功的温度区间差也很小,有的只有几十度,稍有不慎就毁于一旦。因此,所有的工匠都对乾隆皇帝说烧制成功太难了!

Q:为什么所有人都说这种瓷瓶烧制成功太难了?经过工匠们不懈的努力,最后烧制成功了。

M:利用伯努利概型计算这尊“瓷母”烧制成功的概率。

假设:(1)烧制每一种釉彩成功的概率是均等的;(2)各种釉彩成功与否之间没有关系;(3)设Ai={第i种釉彩烧制成功},P(Ai)=0.7。

此问题可以看作n重伯努利概型,则

文档评论(0)

151****80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安全评价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3日上传了安全评价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