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渔家傲》李清照.pptxVIP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清照

学习目标1、朗读诗词,理解诗词内容,背诵诗词。2、根据诗词描写,能想象画面,体会词人不同时期词的特点和词人感受。

【李清照】(1084年—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公元1084年襁褓期丧母父亲李格非“疼爱”有加姑母抚养《如梦令》x2名震京师,千古才女留守老家

如梦令[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细读词文,展开想象,诗词描写了哪些画面,你最喜欢哪个画面,为什么?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想象画面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间接描写,内心欢快、流连忘返根据诗词描写,你读出了她哪些感受?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与“不知归路”相呼应、表现了作者的忘情心态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运用重复、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本词作者由尽兴游玩的愉快到误入藕花深处的些许“惊恐”再到“争渡”寻找出路的焦灼心情,词虽短,但感情变化却一波三折,言尽而意未尽,让人回味无穷。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拓展延伸:对比阅读,找出异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反复+设问;借代+拟人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运用白描的手法,表达了作者怜花惜花的心情。也饱含对春尽夏至,红颜易逝,自己少女时光无几,前路不明的伤感与迷茫。

公元1084年襁褓期丧母父亲李格非“疼爱”有加姑母抚养《如梦令》x2步入婚姻靖康之变明诚死于建康得以幸存《渔家傲》漂泊江南名震京师,千古才女留守老家成为寡妇长三岁,爱古玩《金石录》,家父赵挺之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整体感知这首词描写了什么内容?能用一个字概括吗?梦

欣赏意境作者在梦中梦见了什么?什么景?什么人?干什么?

句首用“接”、“转”、“舞”三个动词,来写海天动宕的境界。写出了动感,写出了气势。“天接云涛连晚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句首的几个动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描绘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图。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水天相接、茫茫无际。天上的银河似要转动,无数的舟船在风浪中飞舞前进。豪放

在词人的梦境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天帝形象?为什么塑造这样的形象?词人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生的天帝。“你打算到哪儿去呀?”虽然只是一句异常简洁的问话,却饱含着深厚的感情。这同现实中置人民于水火、畏敌如虎狼、只顾自己一路奔逃的高宗皇帝形成了鲜明的比照。“归何处”一句,着“殷勤”二字,写出天帝的好意,引起下片换头“我报路长嗟日暮”二句的感慨。

合作探究读完本词,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李清照?从哪里读出?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对日暮途远的叹息、抱怨一、空有才华,只是女子,有何用?二、国难当头,诗词歌赋,有何用?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用典这一句,表现了作者有大鹏高飞之志,也表现了作者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梦幻与现实结合·用典巧妙·豪放不羁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表达了她对现实的不满及人生际遇坎坷的感怀,也借虚幻梦境表达对自由的渴望,对理想人生的追求。

公元1084年襁褓期丧母父亲李格非“疼爱”有加姑母抚养《如梦令》x2步入婚姻父辈双双倒台靖康之变明诚死于建康得以幸存《一剪梅》《渔家傲》漂泊江南改嫁名震京师,千古才女留守老家成为寡妇公元1155年卒长三岁,爱古玩《金石录》,家父赵挺之《武陵春》

李清照南渡后,不久丈夫赵明诚病死。国破家亡兼夫死,使她生活上和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打击。从此,她只身飘泊江南,孤单寂寞地度过她那艰苦岁月的晚年,处于“路长嗟日暮”的困境。但她是一个性格爽直、柔中有刚、不愿受现实生活束缚的人,所以,有时想象的翅膀飞进了另一个世界。

她幻想出一条能使精神有所寄托的道路,以求摆脱人间那前路茫茫、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境况。于是梦跨云雾,渡天河,归帝宫,乘万里风到仙山去。这样豪迈的气概,不凡的壮举,就使这首词显示出浪漫的情调,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