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智慧海洋渔业综合管控中心项目海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

茂名市智慧海洋渔业综合管控中心项目海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

  1. 1、本文档共8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茂名市智慧海洋渔业综合管控中心项目海洋环境影响报告表

1

茂名市智慧海洋渔业综合管控中心项目

海洋环境影响报告表

(报批稿)

广东志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二○一八年十一月

I

目录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表 1

2工程概况与分析 2

2.1项目由来 2

2.2工程概况 3

2.3海域使用情况 28

2.4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 48

3污染与非污染要素分析 51

3.1工程产污环节分析 51

3.2污染环境影响分析 52

3.3施工期污染物排放状况 54

3.4营运期污染物排放状况 59

3.5非污染环境影响分析 59

3.6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 60

4环境现状分析 63

4.1自然环境概况 63

4.2海洋环境质量现状 97

4.3海洋资源及海域开发利用现状 133

4.4社会环境状况 151

5环境敏感区(点)和环境保护目标分析 172

5.1污染控制及生态保护目标 172

5.2主要环境敏感区概况 172

6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 178

6.1水动力环境影响评价 178

6.2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影响分析 190

6.3水质环境影响评价 192

6.4沉积物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195

6.5海洋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196

6.6通航环境影响分析 207

6.7环境事故风险分析 207

7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213

7.1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213

7.2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 214

II

7.3建设项目各阶段的非污染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215

7.4海洋环境跟踪监测措施 216

8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219

8.1结论 219

8.2建议 222

茂名市智慧海洋渔业综合管控中心项目海洋环境影响报告表

2

2工程概况与分析

2.1项目由来

茂名市位于南中国海之滨,拥有得天独厚的丰富渔业和深水岸线资源优势,是我国重要的水产渔业基地和广东沿海地区性重要港口。但目前茂名市还没有海洋渔业综合执法基地,海洋渔业执法船只能借停于勤海码头外,查处的违法渔船和违禁渔具无处扣押,严重制约了海洋渔业执法工作的开展。为规范海域使用秩序,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保障渔业安全生产,促进茂名市海洋与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有效解决茂名市海洋渔业执法能力欠缺,适应新形势下海洋渔业执法综合管理要求,亟需建设综合执法基地,加强渔区渔场的渔业执法力量的建设,推进海洋渔业综合执法取得新业绩,使执法保障能力有突破、增强海监执法震慑作用、提高渔政执法实际效果;使茂名市海洋环境监测更有效、动态监管更到位,

从而根本性地提高海洋渔业管理快速反应能力,切实保护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项目原设计采用陆域回填的方式,项目申请用海总面积6.6357公顷,其中填海造地用海4.5168公顷、港池用海2.1189公顷,项目占用人工岸线317.99m,形成新岸线735.39m。此方案已于2018年4月24日送审,并于2018年5月16日取得专家组组长复审意见,形成报批稿(原方案宗海界址图见图1.1-1)。2018年7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国发〔2018〕24号),明确“滨海湿地(含沿海滩涂、河口、浅海、红树林、珊瑚礁等)是近海生物重要栖息繁殖地和鸟类迁徙中转站,是珍贵的湿地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近年来,我国滨海湿地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长期以来的大规模围填海活动,滨海湿地大面积减少,自然岸线锐减,对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造成损害。”原方案建设虽不位于滨海湿地,填海面积小,但为减少对周边生态资源的影响,防止填海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国发〔2018〕24号)要求,广东省渔政总队茂名支队决定对项目的用海方式进行了优化调整,用海方式由“建设填海造地”优化为“透水构筑物用海”,并根据所在海域的水深、地质、用海需求等情况优化了平面布置,优化后平面布置由引桥连接设置500吨级执法码头、扣船码头及中心平台,整个平面布置呈倒F型,申请用海总面积未1.3795公顷,其中透水构筑物

用海0.6086公顷、港池用海0.7709公顷;占用人工岸线8m。

茂名市智慧

文档评论(0)

矿山地质工程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中级矿业工程师证持证人

从事黄金矿山地质工作15年,指导井下地质探矿、生产采矿管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绿色矿山建设、矿业权管理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5233145000110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23日上传了中级矿业工程师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