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龙溪铺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知识点试题含解析.docx

湖南省邵阳市龙溪铺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知识点试题含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南省邵阳市龙溪铺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知识点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DNA分子和染色体数目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后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减半

B.有丝分裂间期细胞核基因的数目因DNA复制而加倍

C.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单体因染色体着丝点分裂而消失

D.有性生殖的生物,因有丝分裂而维持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参考答案:

D

2.(08西安中学、师大附中二模)在人类染色体变异导致的遗传病中,存在着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和XXX的两种患者,产生这两种异常染色体组型的原因是由于患者的双亲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分离异常。两人的具体情况可能分别是

?A.母亲减Ⅰ分裂异常,父亲减Ⅰ分裂异常

?B.父亲减Ⅰ分裂异常,母亲减Ⅱ分裂异常

?C.父亲减Ⅱ分裂异常,父亲减Ⅱ分裂异常

?D.母亲减Ⅱ分裂异常,父亲减Ⅰ分裂异常

参考答案:

答案:B

3.格里菲斯在进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时只有在小鼠体内才能转化成功,他用灭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物在培养基中体外培养时,总是无法得到转化现象,而艾弗里在培养基中加了一定量的抗R型菌株的抗体就在体外成功重复了转化现象。关于以上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A.小鼠体内的某种物质控制着肺炎双球菌荚膜的生成,该物质是“转化因子”

B.抗R型菌株的抗体控制着肺炎双球菌荚膜的生成,该抗体是“转化因子”

C.S型细菌对小鼠免疫力的抵抗力更强,转化生成的S型在与R型的竞争中占优势

D.未加抗R抗体的混合物培养基中S型的DNA不会进入R型细菌,无法发生转化

参考答案:

C

【分析】

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的区别是前者没有荚膜(菌落表现粗糙),后者有荚膜(菌落表现光滑)。由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知,只有S型菌有毒,会导致小鼠死亡,S型菌的DNA才会是R型菌转化为S型菌。

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R型细菌→小鼠→存活;S型细菌→小鼠→死亡;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存活;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R型细菌→小鼠→死亡。

在艾弗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中,艾弗里将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糖类等物质分离开,单独的、直接的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另外还增加了一组对照实验,即DNA酶和S型活菌中提取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

【详解】肺炎双球菌荚膜的生成是由S型细菌的DNA控制合成的,A错误;抗R型菌株的抗体与R菌结合,抑制R型细菌的繁殖,B错误;根据题意,格里菲斯在进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时只有在小鼠体内才能转化成功,而艾弗里在培养基中加了一定量的抗R型菌株的抗体就在体外成功重复了转化现象,说明S型细菌对小鼠免疫力的抵抗力更强,转化生成的S型在与R型的竞争中占优势,而在体外条件下,R型菌在竞争中处于优势,C正确;未加抗R抗体的混合物培养基中S型的DNA会进入R型细菌,可以转化形成S型菌,但是由于在体外培养条件下,R型菌在竞争中处于优势,转化形成的S型菌被淘汰了,D错误。

4.下列有关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生物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导致基因突变

B.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

C.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D.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加倍

参考答案:

D

5.为研究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某同学将某植物的叶表皮放入一定浓度的甲物质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叶表皮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植物的叶表皮细胞是具有液泡的活细胞

B.细胞内甲物质的浓度高于细胞外甲物质的浓度

C.细胞液中的H2O可以经扩散进入甲物质溶液中

D.甲物质和H2O能自由通过该叶表皮细胞的细胞壁

参考答案:

B

【考点】32: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

【分析】质壁分离发生的条件:(1)细胞保持活性;(2)成熟的植物细胞,即具有大液泡和细胞壁;(3)细胞液浓度要小于外界溶液浓度.

【解答】解:A、由于能发生质壁分离,说明该植物的叶表皮细胞是具有大的液泡的活细胞,A正确;

B、由于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叶表皮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只能说明细胞外甲物质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但不能确定细胞内甲物质的浓度与细胞外甲物质的浓度的大小关系,B错误;

C、由于能发生质壁分离,说明细胞失水,细胞液中的H2O可以经扩散进入甲物质溶液中,C正确;

D、由于细胞壁是全透性的,所以甲物质和H2O能自由通过该叶表皮细胞的细胞壁,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

文档评论(0)

177****85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