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深度学习 培养理性思维能力.docx

引导学生深度学习 培养理性思维能力.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培养理性思维能力

深度学习作为全新的教学认知,可确保学生能够对新鲜的知识内容以批判性的态度进行学习,从而完成新知识架构的重新组合,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优化问题解决的方式选择。在具体的教学环节,教师需要秉持情感教育为核心,更好地关联学生,落实好教学实践,从而引导学生展开反思性深度学习。教师需以学生理性思维培养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的教学案例,针对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学生理性思维培养进行探究。本文论述了何谓深度学习以及理性思维能力,分析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重要意义,提出在深度学习中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方法。

一、深度学习概述

(一)深度学习的定义

所谓“深度学习”,是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质性描述,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投入程度、思维层次以及认知层面的体验等,不同层面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也会有所不同。深度学习强调学生对知识本质的理解,而不局限于学会,要求学生对自己所学习的知识能够批判性利用,更为追求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深度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定的思维拓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在教学课堂上开展认知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关于“深度学习”的界定,上海师范大学教师黎加厚从学术层面进行研究,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出这个概念并加以描述,即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能够对知识批判性地学习,将知识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所掌握的知识建立关联性,能够做到触类旁通。学生具备知识迁移能力,能够在新的情境中合理运用,将决策做出来,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对应的实际问题。

(二)理性思维能力

学生具备知识迁移能力,能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前提是具备理性思维,即对事物的理解方向更加明确,依据更加充分,能对事物进行观察,经过比较之后提出问题,经过分析之后将所获得的结果综合,此过程主要运用抽象思维和概括思维。理性思维基于感性思维而建立,是人类思维进入到高级形式的表现,人们对于客观事物要准确把握,了解其本质,把握其规律,就要具备理性思维能力,能够合理运用理性思维解决问题。

二、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重要意义

所谓“思想”,其强调学生通过思维活动而获得结果。“思维”强调对事物的理性认识,认为在每一个过程中都需要理性的思维,由此所获得的结果更具逻辑性。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多在6到14岁之间,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对于新知识具有非常强烈的探索欲望。而小学生受发展规律影响,思维上缺乏独立性,不具备批判性,但是会随着知识的积累而提升知识应用能力;理性思维品质虽然有所发展,但是不够全面;对新事物有所认识,但是容易产生片面化理解,对于知识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

通过深入研究表明,小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科学有效的思维训练,对培养其思维能力有帮助,利于塑造思维品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注重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以提升其思维能力,使其对于理论知识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并掌握操作技能,培养理性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在深度学习中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要以情感为基础,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以联系为手段,构建知识结构体系;以问题为前提,逐步打破知识壁垒;以实践为途径,加深知识理解;以讨论为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想。具体教学策略如下:

(一)以情感为基础,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课堂教学必须注重教学观念变革,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依据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及兴趣爱好展开教学活动,更好地推进学生发展的个性化进程;创设适宜的活动类型,更好地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以情感为基础,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消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排斥心理,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这样一来,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和思考中,促进自身思维的发展,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例如,在“找规律”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问答的方式询问学生:“1×1等于几”,学生会直接说出正确的答案“1”,而在提问更为复杂的同类型问题时,教室则会变得安静。此时,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索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依次排列1×1=1,11×11=121,111×111=12321,1111×1111=1234321,让学生通过上述四个列式探寻相互关系,最终探索出更高的问题解决逻辑。同时,该问题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性相对较小,但也能够发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从而更好地强化学生发散式思维逻辑。在具体操作中,学生需要从多个角度审视,在思考的时候采用联系的方法,从多层次、多方面分析问题,使难度大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知识变得更加直观、隐性问题显性化。

教师通过合理的方式,引导学生将相关的知识整合起来,构建数学知识体系,让学生能够形成更加清晰、全面的知识脉络并构建为框架,确保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可以更好地分析数学问题,为今后参与各个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1****80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安全评价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3日上传了安全评价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